背景说明《创意城市》如何诞生(1)

背景说明  《创意城市》如何诞生

《创意城市》阐述了一种崭新的策略性都市规划法,并检视人能如何在城市内发挥创意去思考、规划并行动。它探讨了如何借由运用人的想象力与才华,使我们的城市更适合居住并生气勃勃。本书中并未提供确切的解答,但力图寻求为人们开启会涌现新意的潜在“创意库”的方法。

我们多数人都感觉到,自己居住的城市可以更好。我们许多人都知道,有许多案例能展现如何使城市更人性化,并更富产能。然而,在决策者中间求取平衡的城市,可以在日渐衰微的气氛下重复旧政策,也可以寻求再造城市,使它们成为创意、潜能和提升生活质量的活跃枢纽。无庸置疑,在大多数情况下,旧策略并不管用。由于城市动能与世界都会系统改变太大,我们无法靠19世纪的心态,去解决21世纪的问题。

然而,在全球各地最佳的实际经验中,城市乌托邦已然存在。那里提供了就业机会、应用技术,还有发挥老少技能的创新方式。其中有彰显城市灵魂与特性的启发性建筑、有巧妙的节能装置,也有令人乐于使用的大众运输工具。其中有寓教于乐的购物环境,也有促进城市熙来攘往的公共空间,以及吸引独特人物、活跃分子与创意分子的相关沙龙活动。

由于这些范例分散各地,以至于令人难以辨认并从中学习。我们总是视城市为恐惧、犯罪、污染、堕落的渊薮,忘了城市也是财富创造者,为发达国家创造了超过80%的财富,无论这财富的分配有多不公平,都为国家开创了荣景。城市提供机会与互动,而这能够解决它们自身的问题,并提升整个地区的生活质量。然而,大家仍以有色眼光来贬低城市生活。

城市世纪

由于21世纪将是城市的世纪,因此《创意城市》是行动的号召。有史以来第一次,世界上过半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中:在欧洲,这数字已超过75%,而在发展中国家,才刚达50%。不过二十年前,全世界的数据仅有29%。然而多数生活在城市的人,是出自需要,而非渴望。

1997年的一项调查显示,英国有84%的民众想生活在小村庄,但实际能这么做的人只有4%。我们无法创造足够多的村庄,以满足这些渴望。反之,我们必须使城市成为令人向往的居住与造访地,而这一部分要靠为城市重新创造大家所认为的身在村庄的价值,也就是归属、延续、安全和可预测感;一部分则要靠培养城市独特的潜在价值,如热闹、互动、贸易、意外的乐趣等。

创意:城市的命脉

城市有一项重要的资源,那就是人。人类的智慧、欲望、动机、创意与想象力等,正在取代地点、天然资源与市场通路,成为都市的资源。而城市居民经营当地的创意,将决定未来的成功。当然,这对城市的生存与适应能力始终举足轻重。随着城市变得庞大、复杂得足以出现管理问题时,它们就成了开发技术、概念、社会对策的实验室,藉以解决成长问题。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