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美元“绑架”世界(13)

世界上没有任何经济体可以永远入不敷出,就像没有一个垂死病人能靠激素活下去一样。不管是次贷危机,还是美元的公信力危机,这一切都源于已经不再支撑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国际货币体系。在当前的国际货币体系下,美国作为一定意义上的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全球货币体系混乱的问题。因为,对于储蓄货币发行国而言,国内货币政策目标与各国对储备货币的要求经常产生矛盾。货币当局既不能忽视本国货币的国际职能而单纯考虑国内目标,又无法同时兼顾国内外不同目标。既可能因抑制本国通胀的需要而无法满足全球经济不断增长的需求,也可能因过分刺激国内需求而导致全球流动性泛滥。理论上的“特里芬难题”仍然存在,即储备货币发行国无法在为世界提供流动性的同时确保币值的稳定。

从金本位到金汇兑本位再到布雷顿森林体系,货币在其社会属性与受个别使用价值束缚的矛盾驱使下演绎出一步步的虚拟化过程。进入后布雷顿森林体系之后,货币的公器性质与其为私利而进行控制之间就产生了矛盾,而这就是后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的根源。

难解的同床异梦

正当全球主要经济体的政策制定者们如火如荼地参与“复兴”计划的时候,也许我们应该多一份冷静和思考。这次由次贷危机引起的金融风暴,其冲击面之广、影响程度之深无不令人咋舌,在人类智慧被彻底击败之前,它至今还在发挥着余威,在这个蓝色星球上任意肆虐,所到之处无不是人们惊愕的眼神和脸上无奈的表情。

金融风暴已经引起了全球经济衰退,这已经是无可辩驳的事实,其中以全球最大的经济体——美国最为严重。如今,似乎全球领导者已经达成共识,经济衰退引起的失业是不能容忍的,因此,世界各国政府应该广泛地联合起来,加强合作,共同应对经济危机,各自承担自己应该承担的责任,尽全力尽快扭转局势,摆脱衰退的阴影,争取早日实现全球经济复苏。在“全球总动员”的形势下,各国政府虽然“各显神通”,但整个世界仍没有发现一丝复苏的迹象,经济仍然在谷底徘徊。

在危难时刻,团结就是力量,似乎每个国家的领导人都有这点最基本的认识。然而,世界发展的不平衡、文明的冲突、利益的博弈等诸多原因让团结只是停留在理想状态,对现在来说,团结还只是水中花、镜中月。

印钞,还是印钞

作为这次危机的始作俑者和最大的受害者,美国的金融资本再次选择了以邻为壑的策略,不顾世界各国的声讨和反对,依然决定利用美联储做困兽犹斗。这次的手段似乎已经抛弃了以往“犹抱琵琶半遮面”的风格,而是毫无顾忌地赤裸裸地掠夺。这一招就是直接开动美联储的印钞机发行货币大肆购买美国的国债,在金融学上称之为“国债货币化”。

2009年3月18日,在结束了为期两天的货币政策决策例会后,美联储发表声明:为改善私营信贷市场环境,美联储将在未来6个月购买总额3 000亿美元的长期国债。于此同时,为了给住房市场以更大支持,美联储还宣布将再购买“两房”担保的房地产抵押债券7 500亿美元,追加购买1 000亿美元的两房债券。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美联储自2007年9月开始降息,将利率由降至目前的。由于失去了降低利率这一调控经济的传统手段,美联储开始采取通过购买各种债券,向货币市场直接注入大量流动性货币的干预方式。这种被美联储称为“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等同于直接开动印钞机来增加货币供给,金融机构不干活,货币当局直接出来担当商业银行的角色,开直升机撒钞票。

传统的经济学理论告诉我们:一国央行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直接购买该国政府发行的国债和政府担保债券的。这不仅是对央行独立性的亵渎,也可能打破束缚通货膨胀恶魔的最后一道枷锁。如果这个闸门一开,该国政府将肆无忌惮地发行国债,于是,该国政府的巨额财政赤字就直接被货币化了。由于世界上有好多国家直接使用美元,或者其货币与美元直接挂钩,所以,实际上美联储是全世界大多数国家的中央银行,因此美联储此举等于向全世界增发基础货币,向全世界敛财。

由此引发全球性大规模通货膨胀的可能性也正在积聚,可以说,美联储已经是黔驴技穷,正在做最后的挣扎。为了保存垄断资本最后的利益,不得不以牺牲债权国的利益为代价。资本的嗜血性彰显无遗。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