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1980年代日美货币谈判的形势

历史上总不乏辉煌的时代。说起日本经济,应该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时期最为繁荣。90年代以后,经济泡沫破裂,日本陷入了长期停滞的局面。到现在虽然总算从停滞的泥潭里勉强脱身,但是以中国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势力日渐增强,很难想像日本会再次成为美国的威胁。

战败国日本依靠国民的勤劳,上下一心,以“日本株式会社”的形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在东西方冷战中,美国作为强大的保护者,一直支持日本战后重建,此时面对日本的繁荣,美国的心情却戏剧性地变得复杂了。

一方面,日本得到了美国的慷慨支持,经济迅速复兴,这成为美国对外政策中引以为骄傲的成功案例。现在布什总统 在强调伊拉克政策方面,屡次以日本为例,正是这种自尊心的体现。另一方面,曾经的徒弟已经开始威胁老师的地位,这怎能不令人焦虑?越南战争以后,美国一直为滞胀所困,经济低迷,物价上涨,美国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日益低下。面对日本的繁荣,这种焦虑越发明显了。

正如美国驻日大使迈克尔?曼斯菲尔德所说,日美关系对日美两国来讲,是世界上最亲密、最重要的双边关系。与日本结成安全保障同盟的只有美国一个国家。虽然现在中国跑到前面去了,但在二战后相当长的时间里,日本都是美国的最大贸易伙伴。日本与美国的关系可谓剪不断理还乱,时而发生摩擦。

于是日本外交的重大课题,就是想方设法抑制摩擦,保证日美关系的顺利发展。在安全保障领域,战后的日本极少提出自己的主张,而在经济领域,1980年代以后,日本始终是美国的威胁。所以,日本的外交总是为经济问题所困扰,这种说法一点也不过分。

本书所叙述的,正是那个时代日美间的货币外交。具体就是,从日元美元委员会在1983年至1984年的日美协议,到1985年广场协议以后的汇率行情,以及1989年至1990年的日美构造协议等为主要分析内容。

对于以上的一连串协议,日本财务省(财务综合研究所财政史研究室)发布的《昭和财政史》中,刊发了当事人对于这一段历史的记述。虽然船桥洋一的《通货烈烈》 等优秀作品也很多,但本书的特点是采用了实证方法,归纳分析当事人的第一手资料。

然而近在眼前的当代史方面的资料却难以收集,关于这一点,在《昭和财政史(昭和49~63年度)》第11卷开始部分,编者东京大学伊藤正直教授做了如下阐述:“本书基本没有收录广场协议、卢浮宫协议以及那前后的有关各项国际协议的直接资料”,“根据财务省国际局以及财务大臣办公室的回答,有关资料现在还没有整理好”。

不能否定,关系到两国的巨大经济利益,那一段时间的货币谈判过程还是一片空白。至今20年过去了,当时的现场谈判记录已经成为历史文书。我致力于拼凑当事人自己的私人记录,尽量还原当时的情况,得到了一直专注于日本外交史研究的鹿岛和平研究所的帮助。

本书呈现给读者的最新也是最重要的内容,是以前在日本驻美大使馆担任公使的内海孚的“会谈记录” 。里面详细记载了内海在1983年至1986年担任公使时期,与美国财政部副部长斯普林克尔、副部长助理马尔福德等美国财政部官员的会谈经过。这份记录仅有一部呈送给了大藏省财务官大场智满。

    
上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