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智商的概念
智商(Intelligence Quotient,简称为IQ)。智商最早是由德国心理学家斯特恩提出的。智商是衡量一个人掌握知识、技能程度的量度指标。它是从经验中学习新知识的能力及适应环境的能力。智商是以脑的神经活动为基础的偏重于认知方面的潜在能力,记忆力、思维力、想象力、判断力、创造力、注意力、观察力、研究力、表达力等诸多的力就构成了一个智商系统,其中,思维能力是核心。
在领导活动中,智商主要表现为领导者的思维能力,包括理性思维能力和超理性思维能力。理性思维能力就是领导者符合逻辑的判断、推理能力,它帮助领导者把领导实践中获得的经验理论化,使之具有普遍的适用性;超理性思维能力是指领导者的直觉、想象、灵感等非逻辑思维能力,它能帮助领导者在重要关头茅塞顿开。伟大的哲学家斯宾诺莎说:“智慧不是死的默念,而是生的深思。”
“智商”的“智”,从说文解字上讲上边是个“知”字,下边是个“日”字,意味着由“知”入“智”就在于“日日知道一些”的积累。“知”是知识的“知”,左边是箭头的“矢”,右边是个“口”,“口”是靶心,用箭头射中靶心才是知识。领导者只能看到事物的表面现象不叫有知识,能够透过现象看到本质联系和发展规律才是知识,才是智慧。爱默生说:“智慧的可靠标志就是能够在平凡中发现奇迹。”
智商有两种衡量方式:一种是比率智商,另一种是离差智商。用比率智商来衡量智商高低是由特曼提出的,某个体的比率智商用公式表示就是:智力商数=智力年龄÷实际年龄,也就是智力年龄越高,实际年龄越小,就越聪明;反之,智商就低。
离差智商是由韦克斯勒提出的,即把一个人的测验分数与同龄组正常人的智力平均数之比作为智商。他的基本思想就是将一个人放到同龄人的群体中,以群体的平均智力为准则,测定这个人离开群体准则的位置而确定这个人的智力。根据这些原则,智商测试形成了一套测试题,共有150个点,也叫150分,每道题看起来是杂乱无章的排列,其实是非常有秩序和规则的。根据一个人的答题结果,能判断出他的智商水平。多年追踪调查表明,在人类总人口中,智力水平的分布是一个以100分为中数的正态分布,其中,90~100分为中常者,占总人口的46%;100~119分为中上者,占16%;80~89分为中下者,占16%;120~139分为优秀者,占10%;140分以上者(即所谓天才),只占1%;而70~79分为临界智力者,占8%;70分以下为愚钝,占3%。成功领导者的智商一般在120分以上,卓越领导者的智商则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