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陷落困局(4)

日本制造业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也开始把产业链中的生产制造环节向外转移,此时东亚的新加坡、中国香港、韩国、中国台湾等地得益于它们稳定的政治环境、便宜的劳动力资源、宽松的市场制度等因素,成为继日本之后国际上新的制造业承接地。但这些国家和地区毕竟地域狭小、资源也相对稀少,无法完全承担起承接转移的责任。随着全球经济的进一步快速发展,世界需要一个更大的市场平台来承接大规模的制造业国际化转移。

70年代末的中国,就是这时搭上这趟国际化产业转移列车的。中国在实施改革开放后,国内局势逐步稳定下来,各种有效的制度政策也相继出台。站在国际视野来看,此时的中国有着广阔的土地、低成本的劳动力、超大规模的市场和稳定的政治环境,发展制造业所需的各种要素条件一应俱全,是一块承接制造业转移的理想沃土。于是,众多的跨国公司纷纷漂洋过海,开始抢滩这块制造业的“新大陆”。中国也充分把握住了这一机遇,大力引进国外的资金、设备和技术,用了30年的时间,发展成为一个世界重要的制造业基地。

3. 光荣与梦想

中国制造业在30年的时间里到底发生多么大的变化,可以用浙江义乌小商品城的“前世”与“今生”做一个对比:

30年前的义乌,是一个仅有一条街的小县城,整个工商业市场处于“荒漠化”状态。而现在,在义乌的小商品批发市场中,各类商品覆盖43个行业、1900个大类、40万个品种。有这样一个比喻可以说明问题:假如一个人在义乌市场的每个商位前站3分钟,每天参观8小时,那么至少需要1年的时间才能走遍整个义乌市场。义乌的工业企业就有25 000家,这些企业生产的产品都离不开一个“小”字,比如首饰、袜子、拉链等,仅袜厂就有1700家,生产的袜子已占了全球市场份额的1/3。此外还有拉链企业400多家,饰品制造企业2000多家等等。

30年前的义乌,满大街清一色都是中国人,看不到一个外国人的身影。而如今的义乌,被人们比喻成了“万国城”。这里常会看到不同肤色、来自不同国家的商人们在市场上穿梭,走在大街上,随处都能看到英文、阿拉伯文、日文等各式惹人注目的外文招牌。在这个只有68万人的县级市中,有来自全球137个国家和地区的近8000名外商长年活跃在这里,正是他们把义乌的商品带到世界各地。根据中央电视台记者的采访报道,这里的外国商人在和他们本国同行交流心得时,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你希望成为百万富翁吗,那么好,到中国的义乌来吧,你的梦想会实现。”

中国制造业在这30年里取得的变化是惊人的。30年前,像电视、冰箱、洗衣机这类当时在欧美国家普通家庭中已极为普及的产品,在中国却还属难得一见的稀罕物品,如今,这些中国自己制造的产品早已普及到中国的每一个角落;30年前,拥有一辆自行车是许多年轻人的“梦想”,而轿车对多数中国人来说更是“资本主义的奢侈象征”,如今,从城市到乡村,穿梭着数量众多的各式轿车,乃至许多城市开始倡导人们回归自然以步代车,以此来缓解日益增加的交通压力。30年间,中国规模以上制造业增加值保持15%的年均增速,比同期GDP增幅高个百分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