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塑造流水别墅:让美国买账的口碑传诵(10)

在战争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流水别墅受到了第三种意识形态的拥护,也就是客观主义。这座别墅吸引了俄国移民阿莉莎·罗森鲍姆(AlyssaRosenbaum)的注意,她自己改了个笔名,变成了狂热反共的艾恩·兰德(AynRand)。1934年,兰德开始研究现代建筑的胜利与悲剧历程的传奇。次年,她从加州搬家去了纽约,在接下来的三年里贪得无厌地阅读着关于现代建筑的资料。兰德甚至还在1936年3月签约两年当上了一名学徒,跟着设计师埃利·雅克·卡恩[ElyJacquesKahn,在她最后写成的书里化身为盖伊·弗兰肯(GuyFrancon)]去亲身体察建筑师的工作过程。

随后,一无所获。努力工作了四年之后,兰德积下了一大堆满是引语和数据的研究笔记,可她连一本书的第一页也写不出来,这本书在作者文思阻滞濒临绝境之时被搁置下来了。不过事情不这样还能怎么样呢?在1938年的时候,描写现代主义的胜利是很困难的,因为直到那时为止这类胜利还没出现过呢。

(如果我的假说正确的话)等到兰德参观过了现代艺术博物馆在1938年举办的流水别墅展,事情就全都变了。由于既没有她的门票存根(实际上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早期展览都是免票的),也没有她在1930年代的约会日志,我们就无法断定她真是夹在几千名观众当中,也在1938年的1月25日到3月6日之间去洛克菲勒中心的中央大厅里参观了流水别墅的展览。但是,这是一位专写现代建筑的作者,从她住的公寓坐出租车到现代艺术博物馆去只需要花五分钟的时间,要说她竟会对这次展览不闻不问,那可绝对是超出常人的想象了。再说,有一份文件证明了兰德从一开始就仔细观察着流水别墅:终其一生,她都保留着1938年1月17日出的那一期《时代》,封面上正是赖特和流水别墅。眼前终于出现了现代建筑的一次胜利,让她可以下笔去写了。

兰德解脱文思阻滞的一刻,在时机上步调一致地呼应着现代艺术博物馆的流水别墅展。正是在这次展览闭幕的那个月,也就是1938年的3月,她的创作力恢复得足够强了,于是就动笔勾勒出了她那本小说的情节大纲。她在1938年6月开始写作正文,1942年写完,1943年出版了《源泉》(TheFountainhead)。

所有人都知道,兰德笔下的建筑师主人公霍华德·罗克(HowardRoark)是弗兰克·劳埃德·赖特的化身(她写给赖特的每封信件末尾都会有一句结语“您感激而虔诚的某某人”),但是从来没人疑心过《源泉》就是专门纪念流水别墅和考夫曼一家的。其中确实存在一些关联,首先是兰德定下的书名。她刚开始写这本书的时候给它取名为《二手生活》(Second-HandLives),这个短语在出版成书的文本里还有几处留存。直到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流水别墅展之后,她才把书名改成了《源泉》,这个名字里包含的英文字母的个数和流水别墅一样都是十二个,同样都以字母F开头,同样都有水的意象,因此与流水别墅形成了呼应。

《源泉》中有些段落尤其借重于流水别墅,描写了霍华德·罗克为奥斯汀·赫勒(AustinHeller)、惠特福德·桑伯恩(WhitfordSanborn)和盖尔·温南德(GailWynand)设计的几座乡间别墅。这些别墅照理说应该全都不一样,不过兰德还是根据流水别墅来设想其中的每一座。这三座住宅相似的地方首先是它们的地段:全都是悬挑在水面上的山坡住宅或者是崖顶住宅。奥斯汀·赫勒盖房子的地方是在康涅狄格州长岛峡上的一块绝壁之顶,而不是在宾夕法尼亚州的林间溪流上。虽说如此,与熊奔溪的下意识关联还是不容忽视的。(据推测)考夫曼希望能从别墅里观赏到他最心爱的岩石,这和他的建筑师赖特的意愿相抵触,赖特是想直接在岩石上盖房子。赫勒的想法则是刚好相反:他想让别墅坐落在他最心爱的岩石上,而他那位学究气的建筑师约翰·埃里克·斯奈特(JohnErikSnyte)却是希望让这座建筑从对面看着岩石。给斯奈特打工的霍华德·罗克设计出了一座别墅,它的岩架活脱脱就跟绝壁的岩架一样。兰德强调了一点事实:罗克提议要用与绝壁本身一模一样的石材来建造他设计的别墅。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