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中国银行体系引进国际战略投资的几大问题(1)

长期以来,脆弱的银行体系一直是困扰中国经济的一大隐忧,构成了对中国宏观经济与金融稳定以及长远经济增长的最大潜在威胁。但近年来,中国政府在银行改革领域大刀阔斧,采取了一系列果决的行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05年可以说是中国银行改革的攻关年,也是获得重大突破的一年。通过中央政府动用外汇储备及其他资源为重点商业银行注入资本金和剥离不良资产,三大国有独资商业银行 中国银行,建设银行和工商银行,以及最大的股份制商业银行 交通银行 皆先后完成了大规模财务重组,基本上甩掉了沉重的历史包袱,显著地改善了其资产负债平衡表质量。目前,这几家银行一级资本充足率均达到或超过8%,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至5%以下,不良贷款拨备覆盖率提升至50%以上。关键财务指标的显著改观,为这些银行内部机制改革、引进国际知名的战略投资者和在国际资本市场上市创造了有利的条件。交通银行于2005年6月成为了首家在香港联交所成功上市的中国内地的商业银行,从国际机构投资者和香港零售投资人那获得了空前倍数的订单,IPO集资额二十余亿美元。其后不久,建设银行又在香港上市成功,集资额高达80亿美元之巨,成为2001年以来全球最大的股票首次公开发行。

这些来之不易的斐然成就,为中国的银行改制蜕变,为真正稳健、有效率和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金融机构创造了前提条件,大大增加了中国国内公众和国际投资者对中国银行体系的信心。但是,国有银行财务状况的暂时性好转,加之当前十分有利的国际资本市场环境,引发了一些人的盲目乐观情绪和认识上的混淆误解,甚至导致了对中国银行改革的基本模式与手段的质疑和批评。尤其是,国外战略投资这一本来被广泛认同的政策举措突然间成为了学术界和大众传媒关注与争论的焦点。本文试图围绕中国银行改革是否有必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什么是构成合适战略投资者的标准,国有银行资产是否被贱卖等众说纷纭的问题作一讨论,旨在澄清目前一些广为流行但似是而非的意见和观点。

银行体系引进国际战略投资的积极意义中国国有银行体系改革的一个基本思路是:通过国家注资与剥离坏账进行大规模财务重组,以尽可能快地解决历史存量问题;通过股份化包括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从根本上改变银行传统的产权与经营机制,健全公司治理;通过股票公开发行进一步募集充实资本金,强化对银行的市场约束(marketdiscipline),推动促进银行的持续改革,以提高和巩固银行改革的最终成果。

这个思路参照了国际上银行重组的经验,又融合了中国具体国情,为中国银行改革提供了一条清晰、务实、可靠的路径。

在理论上来讲,股份化或民营化改变了国有独资的传统格局,增加了私人资本持股比重,从而可以有效地改变银行的产权结构与经营机制。但实际上,中国十余年来国企改革的实践表明,单纯的股份化并不能保证原国有企业经营机制的真正改善。中国不少A股股份上市公司的公司治理和经营业绩差强人意就是明证,而某些早已股份化的所谓股份制商业银行之表现也可以说令人失望。

鉴于银行体系在经济中的核心地位和政府巨额注资的直接和间接成本,银行改革决不可半途而废,功败垂成。因此,中国政府明智地鼓励商业银行积极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就是为了千方百计确保“花钱可以真正买到新机制”。具体而言,引进国际战略投资者有四大好处。

1.补充资本金通过中央政府动用外汇储备资产、央行票据和财政资源等方式对中行、建行、工商银行以及交行进行注资与剥离坏账,这些重点商业银行的资产负债平衡表得到了清理,基本财务指标有了明显好转。例如,财务重组后,中行和建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和总资本充足率在2003年底分别为7.1%与7.7%和5.88%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