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不是温州人的“菜”
2010年,中国最普遍的经济现象,应该就是农产品涨价了:一会儿绿豆涨价,一会儿大蒜贵得离谱,一会儿苹果又兴起抢收战,一时间,“豆你玩”、“蒜你狠”、“苹什么”成为人们对农产品涨价无奈之下的调侃之词。
此起彼伏的农产品涨价,不仅仅成为一种市场现象,更成为一件影响人们生活的大事。国家发改委表示,农产品涨价的直接推手是游资炒作。联想起房子涨价为生活带来的困惑,农产品的纷纷涨价让人们不禁产生一种恐慌,素有“中国的犹太人”之称的温州人,再次被推向风口浪尖。
一网民在一个帖子中赤裸裸地写道:“农产品为什么接二连三地突然涨价?很明显,幕后有推手,有人故意炒作。纵观各地商人,谁有如此大的手笔?谁又喜欢炒这些稀奇古怪的玩意儿?非温州人莫属!他们不是总喜欢另辟蹊径吗?谁都没想过炒这些不值钱的农产品,偏偏温州人就看中了!老天,温州人为什么不多给大家一些活路?房价已经被他们炒得让我们没地方住了,现在又来炒农产品。不给住的地方也就罢了,难道连吃也不让我们吃得痛快?温州那些有钱的大老爷呀!你们有钱了就好好享受享受呗,你们已经在房市赚得盆满钵满,为什么不能给我们穷人一些活路呢?强烈号召众网友鄙视温州人,不要再给他们赚钱的机会!”
下面很多跟帖的,都义愤填膺,一致认为温州人做生意不讲良心,将国民的生活水平往下拉。更有甚者,还恶毒咒骂温州人,那种愤恨程度丝毫不亚于欧洲人对犹太人的憎恶。
不可否认,楼市利薄之后,确实有很多温州资本撤出,改投其他领域,也有一部分资本流入农产品市场。但2010年农产品涨价,还真不是温州资本炒作的结果,因为农产品根本就不是温州人的“菜”,绝大部分温州商人对投资农产品并不“感冒”。
我有三个理由,充分说明温州人对农产品的不“感冒”。
1并没有直接证据说明温州资本是农产品涨价的幕后推手,涨价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以大蒜为例。2010年,大蒜价格一下子涨了十几倍。如果说这是民间资本炒作的结果,那么受到习惯影响的大众,马上就会认为有热钱流入大蒜市场,一说到热钱,几乎是惯性思维,立即就想到庞大的温州资本。
照此推理下去,在大蒜市场活跃的地区,应该会见到很多温州人。就像人们能在楼市见到一掷千金的温州炒房客一样,人们也应该会见到一掷千金的“炒蒜客”。可事实上,在有“大蒜之乡”之称的山东省金乡县,专门从事大蒜生意的温州人不超过10个,而且这些人大多都是常年做大蒜生意的。如果是他们炒作的话,大蒜市场应该在早几年就活跃起来,可事实并非如此。况且,当地的大蒜商会,也并没有发觉有大规模的温州资金流入大蒜市场。
其他农产品市场,也有类似的间接证据证明没有大规模的温州资金流入。
事实上,温州资本的重心根本不在农产品上,楼市、股市、工业原料、能源等才是温州人所喜爱的投资领域。楼市虽然没有最初红火,但温州人对一些高端楼盘项目还是比较情有独钟的,毕竟相对于一般的投资项目,楼市仍然是一个利润比较大的场所。还有一部分温商喜欢投资股市、黄金等金融行业,认为自己从一个实业家转为金融家,是一种境界的提升。
还有人提到棉花价格的上涨,说这是“温州炒棉团”运作的结果。不可否认,温州资本的确曾经进入新疆的棉区,但众所周知,温州人在新疆折了跟头,反而不及当地的棉农赚的钱多,怎么能说棉花的涨价是因为温州资本操作呢?2010年棉花价格的上涨,实际上是气候和供求关系导致的,是市场的自发行为,不存在温州人背后操控的问题。
总之,农产品涨价与温州资本无关。温州资本虽然数额巨大,但也不至于各行各业都涌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