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车之鉴(1)

前车之鉴——“六拍”项目的深度思考

说完“三边”再说“六拍”。“六拍”项目给我的印象非常深,用“六拍”对项目实施过程进行总结非常精辟。

第一拍叫拍脑门决策。就是说一个项目的决策过程非常随意,没有量化的投资回报分析,就是凭感觉。感觉项目有前途就上,或者看别人上咱也上。很多项目在决定上马之前,没有投资回报分析,很少考虑其中的困难和风险,一味地想着项目实施成功后的收益。就像前面讲的那位上了EMBA的老总,在课堂上受了刺激就决定要上信息化,虽说这一决策并不能说是错的,但是作决定时多少有点冲动。在上信息化之前,缺少一些结合企业实际的分析和考虑,究竟信息化能带来什么效益,应该先上什么,后上什么,都没有考虑清楚。甚至有的项目的上马并不是效益驱动的,尤其是前几年国家资助的一些项目,反正国家给了一批钱,企业还要配套一笔钱,于是凭感觉赶紧上个项目试试。所以说,很多项目在决策阶段就决定了其注定失败的命运。从第一拍就拍出后遗症,这个项目该不该上?如何上?上哪些?它的投资回报周期有多长?拍脑门拍出来的项目目标一般不清楚,决策者一味地想项目成功美好的一面,所以这是我们典型的“六拍”项目的第一拍,对项目后续的风险和困难估计不足,加大了失败的风险。

既然事情的决策过程是感性的,没有投资效益分析,决策者也不知道该投入多少,在找供应商洽谈价格时,一些决策者心目中甚至认为ERP就是一张光盘,不应该值很多钱的。有一个企业老总曾经跟我讲:“你们那个ERP不就是五元钱一张光盘的成本吗,干吗卖那么贵呢?你卖一万个也是卖,卖一百万个也是卖,你便宜点,多卖几套不就完了吗?”在他们心目中只有一个想法,就是压价。而前几年的ERP供应商对ERP软件的成本也不甚清楚,对实施成功所要付出的工作量也没有明确的概念,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下,面对不是很理性的客户,要拿下订单只有一种选择,就是降价。殊不知,任何东西的价格都是有成本底线的,到成本底线附近,价格每降低一分就意味着失败的风险增大一分。所以,那时候很多项目都陷入了供应商和客户双输的悲惨境地,这是不合理的价格所造成的必然结局。

第二拍叫拍肩膀信任。项目拿下来总是要实施的,供应商的老总也许并不能物色到合适的项目经理,没办法只好拿椽子当檩子来用,选一个并不一定能胜任的员工去硬撑。把他叫来,拍拍肩膀语重心长地说:“小李啊,你是咱们公司最有发展潜力的骨干员工,有技术又肯钻研,这个项目就交给你吧,我相信你能干得非常出色!”一般在项目签约后要开一个隆重的项目启动会,会后,甲方代表、乙方代表甚至监理方代表要一起吃饭。席间难免要多喝几杯酒,几杯酒下肚后,供应商老总就把项目经理小李隆重推荐给客户方的老总,说:“小李是我们公司最优秀的顾问,这个项目交给他没问题。”大约这位老总每次都会给客户这么讲。于是,客户方老总就要给小李敬酒:“小李,这个项目就交给你了,你带领大家好好干,我相信你们的水平。”

其实这种信任带有很大的盲目性,这种盲目性也是第一拍的后遗症。因为决策者对信息化并不是非常的了解,所以他只能把项目全权托付给他认为了解的人,至于这个人是不是能胜任,老总并没有深入考察,甚至说也没有能力去深入考察。这就是所托非人,授权的人不一定能完成这项工作,更可怕的是授权基本没有跟踪和监督,因为自己不懂,所以授权出去就完事了。这种盲目的信赖更大的危害在于这是一种错误的激励,错误的激励措施激励着错误的行为。

第三拍叫拍胸脯承诺。小李可能以前并没有做过这么大的项目,正在忐忑不安呢,经双方的老总这么一动员,加上喝了几杯酒,就酒壮英雄胆了,隐隐约约觉得自己还是蛮能干的。于是就一身是胆,觉得领导都信任自己,虽然项目有多方面的困难,但还是要大胆尝试,迎难而上。试想一下,如果你是这个项目经理小李,一位刚参加工作不久的大学毕业生,也没有相关的工作经验,突然双方的领导都信任你,给你一个当项目经理的机会,获取了前所未有的信任,你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