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0年的惠州起义失败后,孙中山革命的信心一时间跌落到了谷底,在那个时候,即使在他的家乡也很少人愿意与他为伍。孙中山的传记作家史夫林如此描写当时的情景:“康有为已不理睬他,梁启超背叛了他,李鸿章仍不想和他拉关系,刘学洵继续捉弄他,自立会不买他的账。卜力爵士曾在香港为他开了门,但张伯伦又把门关上。日本的骗子使他损失了军火,而正当他最需要帮助的时候,东京政府却将他弃之不顾”。但到了1905年,同盟会成立了,它意味着从前那些常常是局部的、散漫的、没有统一的革命行为,如今可能拥有了统一的指挥机构。
当年7月,在日本黑龙会领袖内田良平的协助下,孙中山返回东京,联合全国革命党各派兴中会、华兴会、日知会、光复会等,倡导筹备成立中国同盟会。8月20日,在东京赤坂区头山满提供的民宅二楼蹋蹋米房间内,孙中山、宋教仁、黄兴、陈天华等73人出席会议, “中国革命同盟会”成立,后来为避免日本政府反对,改名为“中国同盟会”,孙中山被推举为总理,黄兴等任庶务,制定了《军政府宣言》《中国同盟会总章》和《革命方略》等文件。值得一提的是,当时出席会议的人中,湖南、湖北籍有38人,超过一半,多数是原黄兴创建的华兴会会员。但是为走向共和,大家抛弃分歧,主动奉孙中山为领袖。
革命党采用民族、民权、民生“三民主义”为党纲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的。但是它们的具体名称,仅初见于孙中山在当年10月21日在东京出版的《民报》发刊词,在同盟会誓约中明白规定的,只有“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十六字。同年,孙中山以“中国革命同盟会孙中山”名义派冯自由等人归国,在香港、澳门、广州各地设立同盟会分会。
21 1905年春,湖北留欧学生五十余人在孙中山影响下,宣誓加入革命组织。同年秋,孙中山在日本成立中国同盟会。他们为第一批会员。图为孙中山赴比利时与湖北留学生魏宸组.胡秉柯.史青.朱和中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