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企业,有文化(5)

第四,共享。创建一个可以让个体的智慧得到共享的平台,从而发挥出团体的智慧。

资料:心智模式的“四大顽石”(图1-1)

图1-1心智模式的“四大顽石”

第一块顽石:“归罪于外”。心理学上有一个概念叫“归罪于外”,也就是出现了问题,不认为是自己的责任而是找别人的问题。

第二块顽石:“墨守成规”。是指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常常容易固守既有的、习惯性的东西。

第三块顽石:“局限思考”。“盲人摸象”的故事就是形容人们常常会局限性地思考问题。

第四块顽石:“心态不正”。人的心态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看问题的角度和结论。“官气、骄气、怨气、泄气、不服气”这五种不健康的心态,如果存在一种,就会使你快乐不起来;若五气并存,则如病入膏肓,十分危险。三国时周瑜有雄才大略,可惜气量狭小,容不得别人比他强,被诸葛亮三气而亡,临终对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到死心态依然没有调整过来。

引申思考:企之将立,文化先行

企业成立了,是否应该建立企业文化呢?这犹如古老故事中说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通常的观点是“企业是经济的”,应该务实。在市场面前,企业必须通过基本的经济收入来证明自己的价值和存在的意义。

然而,今天足够的事实证明:企业可以获利很多,然而这不代表企业可以“走得很远”或成为一个受尊敬的企业。

彼得?德鲁克说过:“要了解一个企业,我们必须从了解它的目的着手。企业的目的必然定位于企业的外部。事实上,由于企业是社会的一个器官,企业的目的必然居于社会之中。因此,企业的目的只有一个正确的定义:创造顾客。它们只是一种工具:每一个组织都是用以执行某种社会功能的社会机构。对于组织而言,光是求生存并不够。这是它与生物体很大的不同。组织的目标,是对个人和社会做某种贡献。因此,对其功能的考验,都来自外在。这也是它与生物体不一样的地方。”

任何机构都不是为机构本身而存在的,其本身的存在并非目的。任何机构都是社会的器官,作为社会的一部分而存在。所谓企业的好与坏绝不能以作为企业机构来衡量,只能以社会立场来判断。

今天,每一个机构都是为贡献外界而存在,都是为贡献和满足不属于机构内的需要而存在。例如:企业是为了给顾客提供有价值的商品和服务而存在,而不是企业的本身;医院并非为其本身的医生、护士而存在,而是为了病人;学校并非为了教师,而是为了学生。管理如果忘了这一点,便将是大错特错。

那到底文化应该在什么时候才去构建呢?

IBM总裁小沃森在《事业与信念》一书中说:“我坚定地相信,为了生存下去和取得成功,任何一个组织都必须具备一整套健全的信念,并把这些信念作为采取一切政策和措施的前提。其次,我还认为:公司取得成功的唯一最重要因素,便是踏踏实实地严守这些信念。”

一个人在困境里面走出去,甚至可以获胜的原因在于有着强烈信念和价值观。“企业如人”,即使一个刚刚成立的企业也一样,必须以坚定的价值和信念来支撑。因而,对一个新成立的企业,必须在创建企业的同时“策划”企业文化。在这里,“策划”包含两层意思:第一,谋划。企业根据未来发展定位,有意识地将企业“塑造”成所期望的样子;第二,营建。营造氛围,使其中的人感染,从而由内心被感召。

案例1-1:沃尔玛创建企业也创建文化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