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过去只是序幕(2)

我想,一个意外的确能让我们作好准备应对更多接踵而来的意外。与失明作斗争让我变得更加坚强。(抑或是因我天性坚强才能顽强地与疾病作斗争?)即使我们认为已经全力以赴作好了应对一切的准备,我们仍然有可能被生活中的种种意外击倒。我13岁那年,父亲去世了。那天,父亲送母亲去哈勒姆区上班,并答应母亲,他随后会去医院找医生看看他的腿疾以及一直以来的呼吸困难的问题。但医院对于父亲预约的时间安排有些混乱,总之,那时没有一个医生能给父亲作检查。父亲非常沮丧,当时也已经因为其他的事情倍感压抑,他气愤地离开了医院,冲到人行道上,随即被一辆车撞倒。肇事者将父亲拖到车上,并叫了辆救护车。父亲最终被送到了医院,但当到达医院时,他的心脏已经因为接受不了一连串的打击而停止了跳动。

之所以谈起这件事,并不是想说明生活仅仅是由一系列不可预见、不尽如人意的事情组成的。但我们生活的相当一部分,也确实,或好或坏,有许许多多不可预见的事情。如果你只能预见极短的、所谓的“未来”,事情变化之快甚至让你来不及感叹一声,那么你生活的轨迹又能在多大程度上按照自己预期的方向发展呢?

等等,我还有另外一个故事。虽然还是我的故事,但我相信你能从这个故事中看到你自己的影子。

1971年,我的父母从印度经加拿大移民到美国。与众多移民一样,当他们踏上美国海岸、开始新生活的那一刻起,他们便开始追寻他们的美国梦。他们很快发现随之而来的是许许多多的困难,但他们仍然坚持着。我是在他们追梦之旅中诞生的,我想我比我的父母更理解何谓美国梦,因为比起他们,我更能融入美国文化。尤其是,我已经充分意识到美国梦的核心价值——它如此闪亮,即使你同我一样几乎完全失明,你也能看见它——是选择。

我的父母选择来到美国,但他们也选择尽可能地保留他们印度的根。他们与锡克教教徒共同生活,信仰并忠于教义,教导我顺从的价值观。从童年时期的吃穿到读书时期的专业选择,再到工作地点和结婚对象的选择,我只能顺从锡克教教义以及父母的意愿。上了公立学校,我发现独立作出自己的决定不仅是非常自然的,而且也是非常必要的。它与文化背景、个性以及能力无关,起作用的只是简单的对与错。对于我这样一个几乎完全失明、事事被要求顺从教规的锡克族女孩来说,独立自主是一个强有力的信念。我可以同父母一样,认为自己的命运早已被注定;但我也可以换个角度,认为我的失明和父亲的去世,仅仅是生活中我们无法控制的意外而已;如果再换个角度,想想人人生而有选择的权利,可以选择去做一些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实现的事情,从这个角度思考,人才会从生活中看到希望。

很多人都只是以选择的语言编织、讲述生活中的故事。英语肯定是美国的通用语言,并且它在世界其他地区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当用相同的语言讲述故事时,相互间更容易得到认可。正如我期望本书能够使读者意识到的,“说出选择”可以产生很多益处,其中之一便是培养人们的自由意识。但同时我也希望能够为读者揭示,生活中还有其他各种更为复杂,与我在前两节中以自己的经历讲述的关于命运与选择的故事大为不同的方式。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