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水果跨海来(4)

诚意为先,多管齐下

多渠道并举,将失败的风险降到最小。在“海交会”组委会正式授权超大集团独家主持首次增设的台湾农产品展区招展工作的第二天,总裁郭浩透过有利渠道,亲自与台商何希炯先生接洽,并进行深入的交谈。何希炯先生被郭浩总裁的民族大义及对台湾农民的诚挚感情深深打动,欣然接受超大委托,作为超大的全权代表赴台开展联络参展台商工作。至此,超大在台湾岛内与大陆之间建立起“统一思想,同步推进”的对接渠道。

回台湾后,何先生立即组建工作小组,并透过关系与台湾农委会、农协会进行了广泛的接触和沟通。然而台湾当局已经察觉到大陆的举动,不断向台湾农民鼓吹不要上大陆的当。因此,台湾岛内合作社、农民及农业组织开始多持观望态度,疑虑重重,致使招展行动举步维艰。

为消除岛内疑虑,在超大集团的授意下,何先生分别在台北和台南组织了两场新闻发布会,并释出了诚意:除承担运费之外,超大还提供往返机票和食宿费用,展会期间卖不完的台湾农产品,超大按合理的价格收购,不让台湾农民再带回一个销售不完的台湾水果。

与此同时,根据对局势的研究和判断,超大集团决定通过邀请台湾岛内媒体到大陆采访,让更多的台湾同业组织、农民了解祖国大陆巨大的市场空间及海交会对拓展台湾农产品登陆的重要促进作用,以进一步消除台湾农民和农业企业的疑虑。

4月25日到28日,台湾“中国电视公司”、台湾三立电视公司及台湾经济日报等数家岛内主流媒体应超大集团的邀请到大陆采访。他们用文字与镜头,传达了大陆对台湾农民利益的善意,这种可靠的信息增强了台湾岛内参展者的信心。超大所付出的努力很快产生了明显的成效,报名参展一时间踊跃起来,参展单位的数量随即翻了一番,很多参展者和参展产品因展位有限而最终错过了“海交会”的参展机会。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

按照过去的运输通道,台湾的展品必须经第三地,如香港或日本再转福州,也就是通常所说的“标准贸易通道”,这种通道“广交会”之前已经走过。实践证明,选择这个通道所花费的时间过长,不利于鲜活农产品的保鲜运输,在台湾农产品的常态化运销大陆方面所起的推动意义不大。因此,只有突破现有的运输通道,大幅度缩短运输时间,才能真正实现台湾水果行销大陆市场的常态化。

为此,超大集团采取了“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策略。一方面,在正常的国贸渠道上,超大决定让大部分参展台湾农产品通过这一通道进来,并公开宣传这批台湾农产品将参展“海交会”,加大公众对超大这一举措的知晓度。这样,有了社会舆论的保障,台湾当局便不能公然阻挠正常的国贸渠道的运输,大大缓冲了当局的阻力,有利地保障了大批台湾农产品的顺利登陆,也确保了展会的正常进行。

另一方面,在正常国贸渠道大张旗鼓,轰轰烈烈,吸引了台湾当局和社会公众注意力的同时,超大集团也正加紧筹备通过“两马”航线运送部分参展农产品的计划,暗渡陈仓。超大设想,作为运输渠道的探索,即使这批展品遇阻拦无法靠岸,也不至于影响海交会的顺利举办。但就是这批数量不大的产品,却倾注了超大数次周密的方案设计。

在报关安排上,超大为掩人耳目,选用了一家名不见经传的小贸易公司代理;在时间安排上,超大进行了准确的技术处理,保证两批产品以不同渠道在几乎相同的时间内抵达马尾港,这样便有利地借助正常国贸渠道的“掩护”,顺利实现“两马”直航通道上的突破。

2005年5月14日12时20分,福州马尾青州港区货运四号码头。经由“标准贸易通道”,装载着两大一小3个集装箱共33吨台湾水果的香港籍货轮“吉祥山”号,缓缓靠岸。

2005年5月15日17时28分,经“两马”直航登陆的“海源号”,载着14吨台湾水果靠上港口。这个历史性的“到达”,成为两岸第一批经由“两马”直航大陆的农产品,虽然它的数量不多,但它却为两岸农产品乃至其他商品登陆祖国大陆提供了有力的参考。它在两岸的经贸交流中迈出了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大步。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