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讲 绪论:建筑不是房子(3)

由此可见,建筑还不光是供我们“居住”的一个物质对象,问题似乎有些复杂—— 建筑还是文化的产物,它所表征的乃是一个民族的集体潜意识,是精神文化的物化形态。它能够传载某种信息。这也可以看作是建筑的诸多属性当中的社会、文化属性。建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在它的物质性、实用功能性之外,它的人文、思想和艺术性更是显得格外重要,我们在刚开始认识建筑时就建立起这种观念是十分必要的。

那么对于建筑,我们究竟该如何来定义它呢?

什么是建筑?这对芸芸众生来说,似乎是个很简单的问题,简单到谁都可以回答:建筑就是房子嘛!梁思成先生也曾经说过,建筑就是人类盖的房子,为了解决他们生活中“住”的问题。

但当我们真正接触建筑,把它作为一门学问(建筑学)来研究的时候,你就会发现,这实在是一个有失偏颇的答案[. 参见沈福煦:《建筑概论》,1页,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4。]。

在这里,我要很严肃地告诉大家:

建筑不是房子!

王贵祥教授曾在《百家讲坛》上对此作过细致的论证:“我们可以说房子是建筑物,但建筑物却不仅仅是房子,因它还包含着很多不是房子的其他一些对象。”其实,只消对周围的世界稍作深究,我们就会发现,很多并不是房子的东西,却恰恰是非常重要的建筑。

譬如牌坊、纪念碑,它们无疑都属于建筑物,但不能住人,你不能说它们是房子。

北京的天坛、地坛、社稷坛,这些中国特有的坛庙建筑,也很难说是房子。

古埃及宏大壮美的金字塔、古希腊设计绝妙的露天剧场、罗马帝国气贯长虹的高架引水渠和平坦笔直的罗马大道、不列颠神秘莫测的原始巨石阵……它们都不是房子,但它们都是我们这个世界上最声名显赫的建筑物。

包括中国的万里长城,就是一堵大墙,它的英文名字是The Great Wall,古代的中国人不是建它来遮蔽风雨的,而是作为一道抵挡北方游牧部落的防御工事,同时还兼具着通讯报警的功能,它显然不能称之为房子。

古代印度的窣堵波、北京的妙应寺白塔、南京的栖霞寺舍利塔、巴黎的埃菲尔铁塔等,也都属于建筑物,但同样都不能说是房子。

还有景观建筑,即中国人所惯称的“园林”,如拙政园、沧浪亭、狮子林……你能说它们是房子吗?

可见,以房子来定义建筑未免太过轻率了,很显然,建筑不仅仅是房子。

那建筑是什么呢?

“建筑”这个词汇在如今中国用得很普遍,但正如王贵祥教授所指出的,非建筑学专业的人对它应用得通常都不太恰当。因为“建筑”这个词汇,在汉语中是比较模糊、多义的,比较含混,它可以理解为名词,也可以理解为动词。作为名词,这个“建筑”是近代从日语里借用来的。我们知道中国古代是没有这个词汇的,“建”和“筑”两个字在汉语中原本都是独立的动词,乃是指一个工程的过程。如建造、筑造、营筑、营造等都是指盖房子的行为过程。

尤其是“营造”这个词汇,是中国古代比较有广泛意义的跟建筑相关联的词。如营造宫室、营造城池、营造寺庙、营造园林等都是用“营造”;而中国古代最重要的一部建筑学专著,公元11世纪北宋皇家工程总负责人李诫的作品,书名就叫《营造法式》,翻译成白话大概就是“建筑法规”、“建筑技术规范”之意。

直到20世纪50年代前,“营造”一词在中国用得还非常普遍:当时的建筑公司叫营造场;清华大学建筑系最早也不叫建筑系,叫营建系;而在建筑史学界人所共知的一份全面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重要刊物,其刊名就叫《中国营造学社汇刊》……都有一个“营”。那么何谓“营”呢?

“营”,就是“围绕而居”。《孟子·滕文公》便有“汜滥于中国……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杨伯峻先生释义为“大水四处泛滥,人们无处安身,低地的人在树上搭巢,高地的人们便打相连的洞穴”。至于“营建”,本意即为“建造,兴筑”,而“营造”,除却“制作”本意,更有“构造,创作”的含义。

显然,中国人的“营建、营造”,才真正吻合现代意义“建筑”的旨趣!

至于“营”所包含的“经营”一意,从更宽泛的意义而言,则可以引申为“经营创造环境”。

中国人真是聪明,我们再看一下西方。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