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式基金营销升级(8)

近年来,在开放式基金的促销中,除开费率打折、买基金送保险等在其它产品促销中常见的手段之外,产品组合营销(如泰达荷银的“安利宝”)、创新型营销(如基金分拆、大比例分红)等等新型的基金促销方式也不断让人眼前一亮。

在目前开放式基金开展的各方面营销、宣传大战中,我认为最值得称道的一点是基金公司越来越重视公司品牌的宣传;与此同时,行业内品牌分化也已出现。近年来,投资者不难在全国性的媒体中发现基金公司的公司品牌宣传广告,这在以往是难以看到的。个人认为,当基金公司开始重视自身品牌建设的时候,也是基金公司更加规范其公司行为,更为注重其在投资者心中信誉的阶段,这将使这个行业步入一个更为有效、分化也会进一步加剧的发展阶段。

应该说,开放式基金的营销发展到现在,已基本形成一整套较为成熟的整体营销手段,而且随着行业的竞争加剧,营销创新不断,显示出这个新兴行业旺盛的生命力和创新能力。

(2)不足之处

在现有的开放式基金营销方式上主要还存在两大较为严重的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和误导了投资者的购买行为。

1、 过多资源投放在新基金的营销上

尽管基金公司和代销机构在投资人教育上一再告诉投资者新老基金无优劣之分,在行情好的时候和有过往业绩作参考等方面,老基金还优于新基金。但是由于新基金的首发规模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个基金产品未来的存续规模,基金公司和代销机构不可避免的将大部分的营销资源都用在了新基金的发行上。既然教育投资者要新老基金公平对待,恐怕首先更应该做的是在营销上也要新老基金公平对待。

2、新的营销模式更多的是迎合投资者的错误心理

06年可以说是一个基金营销的创新年。基金分拆、大比例分红等等全新的基金营销方式不断涌现,引起了一阵又一阵的老基金持续营销热潮。但是,这些新型的营销方式实质都是将基金净值降下来,符合投资者买“便宜”基金的心理,从而有利于引起大规模的申购。然而,无论是基金分拆还是大比例分红,都只是将基金净值作了形式上的变更,对于投资者的实际持有的基金资产没有发生任何实质性变化;这种创新更是在一定程度上纵容和鼓励了投资者这种错误的心理。

(五)客户结构——个人投资者大量涌入

2006年以来,随着证券市场行情回暖和基金知识的不断普及,越来越多的个人投资者源源不断的加入到投资基金的热潮中,大大改变了以往以机构投资者为主的基金客户结构。以2006年5月某基金公司发行的当时最大的一只开放式基金为例,184亿的首募规模里面97%的资产来自于个人投资者,从客户数量来看,个人投资者占到了总投资者数目的99%。

一般而言,机构投资者占比过多的基金容易受到机构大额申购赎回的影响,基金规模波动较大,不利于基金经理运作。而如果投资者以中小散户为主,由于客户数量巨大,人均持有基金规模小,投资者的申购赎回一般容易持平,有利于基金产品规模的稳定。从这个意义上讲,现有的基金持有人结构应比以往优化。

然而具体到中国,事情总是有所变化的,散户的力量也总是巨大的,当初认购新基金的热情来得快去得也快。06年以来募集的巨型基金在打开后短期内往往同时遭遇巨额赎回。本来应该稳定基金规模的以中小散户为主的客户持有结构反而成为加速基金规模变动的加速器。在这两年火爆的行情中,无论是新基金募集还是有亮点的老基金持续营销,动辄募集100亿以上的资金;但是短暂的封闭期结束后不久,往往至少遭受占总规模三成以上的赎回。据媒体报道,2007年1季度,新基金募集规模超过1000亿,老基金的赎回量也同样触目惊心。一方面是众多投资者抱怨巨型基金增长缓慢;另一方面又是基金经理面临每天上亿甚至几亿的赎回,无法加仓的尴尬局面。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