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目标不清晰,不知道以后要做什么,树立了人生目标,却做着与人生目标无关的事,缺乏风险感,不愿承担压力责任和富有挑战性的工作。这种心态和行为有违风险绳第一定律,增大了实现人生目标的不确定性,将会导致人生目标的失败。
常言道:一滴水只有放入大海才能永不干涸。这是一种大局观,大局观就是着眼于整体目标,去定位个体位置、贡献与回报。
在项目组成员面前,完成项目任务是大局;在销售业务员和工程师面前,企业战略目标是大局;在CEO面前,股东利益是大局。当风险出现,在共同的大局目标下,团队合力将所有的资源因素汇集一处,互助互撑,协调运作,成功应对风险,获取机会。这便是风险绳第一定律的内涵。
风险绳第二定律
相对于其他个体,某项个体风险感极强,风险压力极大,该个体承载整体目标的负荷,整体能力低。
无论个体之间关系如何,个体都会为自己而奋斗,整体能力都会降低。一旦个体之间产生关联,常常导致集体作弊,加重削弱整体目标,整体能力更低。在这一定律作用下,个体为强压力所困,要么变得狂妄,要么被击溃,整体利益受损,可称为“自狂型”风险绳。
2005年,在IT业界发生了一起轰动事件。某国际公司突然将其在中国的多名高管开除。导火线是虚报业绩。真正的根源是任务目标出了问题。在跨国公司里,试图说服作为整体的总部,从口头上转向行动上重视作为个体的中国市场,以寻求总部对中国市场的重视和特殊待遇,始终是中国区负责人首屈一指的任务。为此,有人就一次次向总部许下充满足够诱惑力却又高不可及的目标承诺。承继者既然在前任的肩膀上工作,业绩目标自然也要高于前任。于是,已经存在的业绩泡沫非但没有破裂,还在后者的努力下越吹越大,泡沫隔离了个体与整体的关系。当泡沫下形成的业绩目标与现实相撞时,“作假”也就成为必然选择。
是屋子总有天花板,除非你能做到以大地为床,以天空为顶。凡事必有极限,那些“超越极限”的口号作为激励口号可行,如果动辄树立连自己都无法认同的极限作为目标只会让人发狂,为追求个人利益而损伤整体利益,忽视脚下风险跌入深渊。
大跃进期间,“放卫星”给我们的教训太深刻了。“亩产万斤粮”在口号声中一浪高过一浪,气势消除了人们起初的疑惑,连种地的农民都开始怀疑自己跟不上形势,不会种粮了,失去了说话的勇气。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人工营造堆积“亩产万斤粮”的虚假场面也就不足为奇。
今天这出戏在企业生活中重新出现,只是原因不同,前者出于政治、名誉考虑;现在则出于企业、个人对利益的要求。是泡沫总有破裂的时候,“亩产万斤粮”在科学面前不攻自破,企业虚假业绩和建立在虚假目标上的财务报表也自有澄清的一刻,因为它不利于整体利益最大化。
风险绳第三定律
个体无风险感也无风险压力,无论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关联关系,也无论个体与整体是否存在关联规则,整体能力都会降低。
此时,个体随意,无所事事,整体受损,可称之为“无为型”风险绳。
在这一定律作用下,那些与整体没有任何关联的个体,好像受困于无水喝的和尚,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毫不作为,是一种“和尚式”“无为型”风险绳。而那些与整体目标存在关联规则的个体,无论个体之间是否存在关系,都只是一个人或一群人的区别而已,整体能力依然最低。关联的只有空洞的“目标”和空喊的“口号”,是没有有效策略和执行行动的典型表现,整体目标如同泡沫,成了“水中月、镜中花”。因此,是一种空洞无为的“口号式”“无为型”风险绳。
其实,三个和尚无水喝的古老故事在我们身边从未拉下过帷幕,主角就是我们自己。计划经济时代,国企职工只有主人翁精神,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在毫无个人危机与风险的大环境中享受着“国企”主人的荣誉。本质上,这种所有权缺位所形成的“大锅饭”现象直接损害了国企的利益,损害了国家的利益。由“无为型”风险绳所支撑的国企缺乏市场竞争能力,难以抵抗市场风险。因此,国企改制的主题和路径就是要全面走向市场,应用现代企业管理机制,增强员工风险感,客观形成员工与企业的利益结合,提高企业实现战略目标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