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冲基金的巨大风险(3)

第四个特征,对冲基金经理的报酬源自实现了的利润分红,有别于传统基金按资产总额收取一定比例的管理费。

对冲基金经理  

对冲基金经理多数30~40岁,思路敏捷,善于捕捉投资机会,也不太拘泥小节。与传统基金经理相比,他们更愿意与分析师打交道,更关注时效性强的新闻与分析。作为有限投资合伙人,将自己的资金投资于所管理的基金中。而在传统互惠基金中,基金经理一般不将自己的资本投入管理的基金中。这个特征直接影响基金经理的回报目标和所承受的风险。

对冲基金与券商

对冲基金与券商在行动上相互一致,经济上也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券商主要是通过为对冲基金筹集资金收取佣金赚钱的。2003年高盛从这项业务中得到10亿美元,2004年得到13亿美元,增加了30%。2004年高盛出售证券业务的收入是27亿美元,尽管高盛不愿细分此收入,但业内人士认为,即便是保守估计,其中至少有7亿美元是来自对冲基金业务。换句话说,2004年高盛从对冲基金的相关业务中共获得20亿美元,占其当年总收入的10%。

对冲基金与券商以合作为主,在股市上通常是狼狈为奸,鲸吞或蚕食股市中的中小投资者。但券商也有与对冲基金撞车的时候,他们之间会发生激烈的斗争。1991年,券商索罗门兄弟购进大量美国财政部债券,结果连一些对冲基金也无法购得此类债券,事情弄大之后美国监管机构介入。 索罗门兄弟公司最后被判有罪。即便如此,对冲基金与券商还是棒打不散。当时索罗门兄弟公司政府债券部的负责人是麦日雷瑟尔(John Merrirrether)。债券丑闻之后,麦日雷瑟尔暂时退出,但几年之后便卷土重来,摇身一变,创建了对冲基金“长期资本管理基金”(Long Term Capital Management,LTCM)。真是“丑闻券商何处归?前度麦郎今又来。”1998年,长期基金开始遇到很大麻烦,最后格林斯潘出面要各大券商出钱援手才算稳住阵脚。而当时仅美林一家,就有100多位高管在长期基金有股份,总金额达2200万美元。

价格异动、大起大落

通过无限放大那些影响市场供给的因素是对冲基金的“秘密武器”。它们常常利用各种信息制造价格波动,由此产生价差盈利。

据说,20世纪90年代末,某家对冲基金要做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股票。其间,就有一家绿色和平组织雇用多只小船,将美孚公司一组石油运输船队在海上团团围住,并派人封锁了它在美国阿拉斯加的一口油井,造成美孚公司停产一周之久。  

纽约市场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的股票随后应声下挫,做空美孚股票的这家对冲基金从中获利丰厚。虽然此事调查一直没有结果,但猜测称,绿色和平组织的行为正是受到这家对冲基金的指使。

而在这轮油价疯涨的日子里,我们同样看到了类似情况。即使那些平常可能被认为无关紧要的事情,比如飓风、小油田暂时停产等,也成为油价上涨一两美元的理由。那个时候,即便石油输出国组织成员出面作出承诺,油价也摆出誓不回头的架势。

小概率事件引爆对冲基金风险

由于追求绝对回报,对冲基金这些年来甚受各类资金的欢迎,基金规模出现爆炸性增长。但是过去两年,对冲基金的成绩却不理想。市场忽冷忽热、大起大落,无论沽空还是买多,大浪一左一右,都被迫斩仓。同时,市场上资金太多,平均回报越来越低。如此环境下,越来越多的对冲基金将大量资金投入高风险的投资组合,其中结构产品尤其受欢迎。

结构产品通过一系列沽空、套期等衍生工具将投资风险降至低位。对冲基金在此之上杠杆炒作,通过大流量赚大钱。不过,小风险不等于没有风险。最新例子是对冲基金在美国通用汽车上的折损。

美国汽车业亏损严重,经营环境恶劣,导致其债券被大量抛售。不少对冲基金认为通用债券被过分抛售,其利率在息口甚低的今天很有吸引力,于是大量买进。为控制风险,对冲基金同时沽空通用汽车的股票。这个投资组合可攻可守,有通用汽车利好的消息,债券赚钱;有利空消息,沽空的股票赚钱。然而人算不如天算!亿万富翁柯克里安(Kirk Kerkorian)于5月4日宣布增持通用汽车2200万股,导致通用股价急涨,对冲基金被迫斩去股票空仓。第二天,标准普尔宣布调低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的信用评级,触发对其债券的新一轮抛售。更惨的是,一大批对冲基金持有相同的结构产品和投资组合,于是自相践踏,损失惨重。这些损失再因杠杆借贷而被放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