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立在米歇尔广场的时代精神(1)

阿道夫·路斯与路斯住宅

房子不是堆起来的,而是做出来的。这句话的意思是“盖房子或建筑,不是一种单纯技术性的堆砌、支护的操作,而是像烹调和作诗一样,利用原始的材料,结合思考的创意形成一个东西”。这与我们的祖先将建筑称作“营造”是一脉相通的。日本人在明治时代造出的“建筑”一词,并不能表达作为我们人生目标的建筑的本质。如果建筑物指的是物理环境,建筑则是将物理环境的形而上学意义也包含在内的概念。

在城市街头拥挤的建筑物当中,怎样判断符合这种意义的建筑呢?我想,第一要看其是否符合目的性。即当学校像学校、教堂像教堂、办公楼具有作为办公楼的功能和形态时,可以称其为符合目的性,这也是建筑要达到的第一个目标。第二是场所性。如同在撒哈拉沙漠无法盖韩国式的民宅,那里所盖的房子一定要与其他地方盖的房子不同。不仅不同,还要表达出对其地域性的理解。也就是说建筑不仅要符合地形和气候条件,还要符合历史与文化的传承。第三则是需长篇大论的重要命题,即时代性问题。建筑常被称作时代的镜子。我们通过建筑可以了解当时的生活内容、文化背景与形成过程。建筑史上留下的杰作无不充满着其所处时代的光辉精神。

如果目的性和场所性解决了“建什么、在哪儿建、怎么建”这些教科书式的命题的话,时代性则触及了“是什么人、为什么建”等本质性和根源性的问题。这只有当建筑师用透彻的历史意识直视现实,并对未来有所思虑的时候才能获得。只要是位于历史之轴上的建筑师,不论何时何地,都不能避开这些根本性的问题。

在欧洲历史上长达600年的时间里,哈布斯堡王朝处于中心地位。它的皇宫位于维也纳城的米歇尔广场(Michaelerplatz),广场旁有一座被称作路斯住宅(Looshaus)的6层建筑物。现被某银行使用的这座建筑,从当今的视角来看是一栋老式建筑,外观也极其普通。但如果我们意识到,这座房子是认识现代主义产生的重要线索,这种现代主义是基于理性并讴歌人类精神的,是挽救世纪末危机的伟大时代精神,同时也是我们时代存在的根源的话,我们的视角就会大不相同。

设计这个房子的阿道夫·路斯是石匠的儿子,出生在现捷克斯洛伐克的布尔诺地区。在德累斯顿理工学院进行了短期建筑进修之后,他二十多岁时赴美游历各大城市,获得了对于新时代的确信。而后回到维也纳开始了建筑事业,同时通过多种著述向维也纳的文化界强烈地表明了他的建筑思想。

19世纪末的欧洲社会,一方面贵族文化在渐渐崩溃,另一方面大众文化逐渐获得价值,正是两种价值体系相对立并斗争的时期。科技不断发展导致的18世纪欧洲产业革命,使平民阶层逐渐富有,给生活带来了富余。农民们抛弃了无法保证劳动价值的土地,梦想着更好的生活,奔向城市并寻找机遇。城市给他们提供了工作机会,产业的发达使他们日益富裕。已变成新兴富人的他们不仅有了经济实力,生活上也有了闲暇。

这使他们原来一直憧憬的贵族生活得以实现,但这种并不符合他们的身份也违背他们意识的生活不过是一种虚荣而已。为了抵消虚荣所造成的生活空虚感,他们极尽所能装饰着自己的外表和居住空间,使得为掩盖自卑意识而采取的夸张形态成为他们所拥有的建筑的主流。

结果,那时的城市变成了不健全的杂货街,对于真、善、美的评判标准变得极为模糊。整个社会弥漫着颓废的空气,陷入虚无主义的艺术开始以性为游戏工具,道德的界限变得日益模糊。本应化育人心的文化却呈现混沌状态,丧失了整体性,终于导致了世纪末的危机(Fin de Si cle)。

已经预见到新时代来临的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们,意识到设定一种典范来克服世纪末危机的紧迫性,展开了激烈的艺术运动。在英国出现了将画框中的艺术转化为生活艺术的工艺美术运动(Arts and Crafts Movement);在法国和比利时兴起的新艺术运动(Art Nouveau)则表现出通过玻璃、钢铁等新材料来追求新艺术的倾向;以荷兰为中心的风格派运动(De Stijl)或是新艺术运动(Jugendstil),针对时弊,倡导着新的形式和新的时代精神;而在德国慕尼黑发起的分离派运动,则成为维也纳最为活跃的艺术思潮。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