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虽小,却同中国一样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与中国频繁的交流中也发扬着固有的文化并保持国家主体性的这样一个国家,在19世纪末,因未能把握世界潮流的狭隘国家领导人和知识分子的麻木,最终被外国武力强制开放,之后贯穿整个20世纪,国家经历了史无前例的考验。
历经35年的日本殖民统治的生活,也未能靠自己摆脱,还是依靠同盟国获得了解放,但国家很快被分裂,由意识形态的对立导致的民族相残的内战将国土变成焦土。已变成废墟的、我所生活的韩国,只能依附在主导战争的美国的绝对影响之下。此后通过武力政变登场的军部独裁为了强辩自我的正统性而严重歪曲了国家的主体性,实施了将国民只专心于经济开发的洗脑政策。而经济上获得了如此富裕的今天,在那经济开发的口号下只能被遗忘的各种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我们的社会正在经历着阶级的、理念的、历史的和地域的价值混乱。
韩国社会究竟位于何处?
建筑和城市太过明显地表达着这一混乱。在开发的美名之下,美丽的山河被淹没,城市照实地表现出极端资本主义浅薄的形态,固有的共同体已被破坏。
无论是殖民地时代,还是美国强权下的和平时代,又或是恐怖的独裁政府时代,知识分子匕首般锋利的呐喊是陷于困境中的希望之声,但在今天这般物质富裕的时代再也听不到任何呐喊。终究建筑师们成为资本主义的仆从,城市规划者成为政治家的手下。维系我们生活的、引领伟大历史的建筑正在沦为一种房地产价值,我们的生活成为其中的抵押品。
这一切太过虚无。
于是我开始着手写这些文字。首先我想拯救那狂风中的自己,也希望能给同仁们提个醒。如果可能的话,我甚至奢求能与有责任成就优秀建筑师的潜在业主一起,共享建筑真正的价值。
从2000年开始,我在中国相继做几个建筑项目,也在目击着中国城市和建筑变化的状况。我知道这是与韩国无法相提并论的更大、更深刻的变革。同时我也知道中国经历了激烈的时代巨变后仍能很好地维持国家主体性,所以我相信中国能够应对目前的变化。
但即便如此,在我心中还是有些不安。所以当我获知这本书将在中国出版,我内心感到非常高兴。如果那些像我一样以忐忑不安的心情目睹着这一变化的中国建筑师和知识分子,还有那些正在努力做出优秀建筑的人士能偶尔读到此书,进而对他们找到建筑的真正价值有所帮助的话,那将不胜荣幸。
对于为中译本出版而出力的中国邻居,深感负了债。在这里向帮助出版此书的出版人史建和译者徐锋致谢。尤其感谢无偿审校中文翻译的诸多朋友,实在无以为报。还有向鼓励此书出版的傅滔和一直支持我的建筑的潘石屹、张欣夫妇,深表谢意。
承孝相
2006年 秋末
于履露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