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只有了解过去才能决策未来
—— 帕特里克·亨利,1775年
“每一个人都应该变得有钱”
1929年夏天的时候,一位名叫Samuel Crowther的记者采访了通用汽车的高级财务主管John J. Raskob,采访主题是:个人如何通过投资股票来累积财富。同年8月,Crowther在《妇女家庭(Ladies' Home Journal)》杂志发表文章刊登Raskob的观点,文章的标题大胆而新颖:“每一个人都应该变得有钱”。
在采访中,Raskob认为美国正处于工业大发展的起步阶段。他坚信投资者每月投15美元到一只优质普通股,在未来的20年内投资者可以预期他们的财富稳定地增长至80,000美元。也就是说,年回报率达24%,这样高的回报率是前所未有的,但是在20世纪20年代牛市的大环境下轻而易举地聚敛大笔财富并不是不可能的。股票让投资者兴奋,数百万的人们把他们的积蓄投入股市以期在短期内迅速获利。
1929年9月3日,也就是在Raskob观点发表不久,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到达历史高点:点。几周以后,股市崩盘。在接下来的34个月里,发生了美国历史上最具破坏力的股价下跌。
1932年7月8日,当这场灾难最终结束时,道·琼斯指数仅剩点。世界上最大几家公司的市值缩水程度达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89%。数百万投资者赖以生存的积蓄消失了,成千上万名借钱投资股票的投资者被逼破产。美国陷入了历史上最严重的经济萧条。
随后的几年中,Raskob的建议受到了冷嘲热讽和强烈抨击。如果谁相信股市只涨不跌或者忽视了股票内在的巨大风险,那么他就被认为是无知和愚蠢的。印第安纳州参议员Arthur Robinson公开表示,Raskob应该为他鼓励普通老百姓在股市最高点购买股票而遭受股市崩盘的损失负责任。 1992年,也就是63年后,福布斯杂志在它的封面上加印大字标题“普遍的错觉和群众的疯狂”来告诫投资者不应过高估计股票价值。福布斯在一篇股市周期历史记载的回顾性文章中提到,历史上有些人认为股市是安全的积累财富的机器,而Raskob是这些人中“最激进的典范”。
传统认知认为Raskob的武断建议就是盲目狂热的缩影,而这种狂热周期性地横扫华尔街。然而,这样的判断公正吗?毫无疑问,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个投资者耐心地按照Raskob的建议,每月投15美元在一只股票上,通过计算它的投资组合价值,您会发现不消4年,他累积的财富将超过用同样多的钱投资于国库券的收益。20年后,他的股票投资组合累积价值将近9000美元;30年后将超过60000美元。尽管不及Raskob计划的那么高,但是60000美元还是代表了令人不可思议的13%的投资资本收益率。这个收益远高于保守投资者即使在市场高点时进行国库券投资的收益。那些从来不买股票、常引用大崩盘来为他们保守投资而辩白的人,渐渐发现他们自己的收益远远地落后于耐心进行投资股票累积的投资者。
John J. Raskob声名狼藉的预测恰恰阐明了华尔街历史上一个重要的主旋律。这个主旋律不是在市场高点时盲目乐观,对于一个耐心的投资者来说,更重要的是保证累积投资股票的收益总是优于投资其他任何金融资产。即使像1929年这样灾难性的股市大崩盘事件也不能否定股票作为长期投资的胜人一筹的优势。
1802年以来的金融市场回报率
本章将分析美国及其他国家股票和债券的长期投资的回报情况。这两个世纪以来的时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从1802-1870年,美国完成了从农业经济向工业化经济的转变,这可以同当今拉美和亚洲国家这样的“新兴市场的形成”相比较。 第二阶段,从1871-1925年,美国成为世界上最主要的政治经济力量。 第三阶段,从1926年至今,包括1929-1933年股市大崩溃,经济大萧条以及战后的通货膨胀。这一阶段的数据被当作衡量历史回报率的标准,学术界和职业资金运营家都对其进行了广泛的研究。 图1-1再现了历史情况,它描述了从1802年至2001年投资于股票、长短期债券、黄金和日用商品的总收益指数。这里的总收益指的是在整个时间跨度中,把所有的回报—— 例如利息、股息和资本利得等―― 自动地再投资于该资产所产生的累积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