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企业的灵丹妙药

新西兰

既使是每四年举办一次的世界帆船赛和世界游艇大赛这样不寻常的赛事,也能带动实质性的经济发展,在新西兰奥克兰市主要的港口前的建设投资就达10200万新币,这是为主办1999~2000年美州杯新西兰快艇赛花的费用。奥克兰港制定了长期发展计划,新的美州杯要为10个国际财团提供"海洋村"的泊位。这一重大事件将持续好几年,包括2000年的赛事,能够筹集数亿元资金,外加扩大了的贸易机会。

韩国

Kang&Perdue(1994)考察了1988年汉城奥运对游客人数的长期影响并得出重要结论,他们认为,韩国在全球旅游市场的份额的增长还不能精确估算,但是重大的赛事确实对长期吸引游客至韩国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因为主办国是个新脱颖而出的景点,它的影响相比那些成熟的景点就要大。事件对消费者造成的城市形象的反映是滞后或拖延的或被人称作的"光环效应",这可能要持续到奥运会后10年,另一方面,奥运期间,游客可能外涌,辐射到周边地区,带动该地区的经济。同样,奥运会对大企业价值巨大,而小企业从每年一度的事件中获得更多。新的奥运会设施对当地供应商来说是很大的消耗,从而产生了持续的贸易。

中国

对于2008年奥运会会如何带动中国经济增长,不少机构都做过分析。著名的投资银行高盛公司预计,从2002年到2008年,北京奥运会将带动中国GDP每年增长0.3个百分点;北京市统计局则预测,在未来几年当中,奥运会对北京的经济增长贡献率是每年提升2.5%。但对此,许多专家有不同的看法。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陈淮指出:我们现在无法直接算出所谓的奥运经济能给北京经济直接带来多大的增长率,带来多少具体收益。实际上奥运给我们带来三层收益,首先是城市资源的价值提升,这是一个无形的价值增值,在我们每年的经济GDP总值中看不出来。第二个层次是奥运开发过程中,包括它的标志出售、它的商业化运作赞助商等,这是奥运会经济中最直接的收益部分。第三个层次,就是奥运带来很大的旅游人群,他们到饭馆吃饭,他们需要住宿等等,这样带来的收益增加应该说也是很大的潜在增量。

我们注意到,有必要通过更加细致全面的研究弄清:主办城市的商人和企业家,是否有强烈意图在事件营造的全球化环境中运作,这是否能导致经济活动的持久增长。

事件管理--企业的灵丹妙药

事件管理--领航中石化品牌战略

从牵手F1中国赛到成为中国南极科学考察船雪龙号唯一油品供应商,到成为2008奥运会正式用油,中国石化的事件管理战略终于成型。如此高频率地拥抱奥运,F1,世界杯这世界三大体育事件,中国石化有何精囊妙计?

事件营销--战无不胜的利器

丰田汽车,可口可乐,三星电子,科达胶卷,耐克运动鞋,全球观众对这些品牌耳熟能详,了如指掌,可他们根本说不清为什么会对这些产品情有可原独钟。事件专家指出,是源源不断的体育事件建立起这些产品与消费者之间的深厚友情。

人们在观赏精彩的体育赛事时,总能将企业的形象和眼前的赛事揉合在一起。与一般企业广告不同的是,人们并未从比赛中听到"我的产品全球第一"和"我的价格中国最低"的诉求,但参与企业的品牌却随着吸引眼球的激烈比赛,深深融进了千万人的心目中,这便是事件营销。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