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在老外一句话。
还老外的少了,多出来的部分就顺理成章地拨给税警总团做军费。
没多久,税警总团便成了全国最阔的一支部队。
起初只有两个团,不过它的团编制很大,一个团相当于别人的两个团。
按说招的人不算少了,可你很难进得去。
那会儿不是现在,想参个军没准还得开后门。那时候如果不是日子实在过不下去,是没多少人愿意主动去干这份高风险工作的。
正所谓:好铁不打钉,好男不当兵。更有老辈人传下来的一句骂人话,叫做“丘八子”。丘八子者,上丘,下八,即为兵。
这与我们当时的宿敌日本有较大差距。
在日本,当兵可是个热门专业,称得上是理想与现实的最佳结合体,不仅富家子弟要借此光耀门庭,穷人家更把它作为一个理想出路。所以,我们看日本军队里面,不光是军官,甚至连很多士兵都有一定文化(至于他们为什么在中国表现得极其野蛮和无教养,那就是另外一个关于战争如何把人变成兽的话题了)。
等到“二战”结束,这些人甚至都可以回去当导演或者作家。比如那个着名的《东史郎日记》,如果刨去其中对于残暴和罪行的记述,文笔还是蛮流畅的(原谅我用这个词),而东史郎也只不过是日军中的一个上等兵而已。
文化素质有不小差距,这也是造成中日军队战斗力不同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须知,打仗不光是勇敢就行,很多时候也是要靠脑子的。
那么,为什么在我们这里,大家都不愿意去当兵呢?
很简单,没好处。
岂止没好处,坏处多了去了。
首先一个,当兵的没社会地位,被人看不起。这个大概是有些历史传统的,打宋朝时就开始了。想当初,狄青那么巨猛的一个人,为反击异族入侵立下过汗马功劳,就因为人家是当兵的出身,后来再怎么使劲补文化课都不行,所谓的士大夫阶层就是看他不起,结果郁郁而终。自此以后,三百六十行,不管怎么排,当兵的总是垫底,差不多要跟乞丐坐一块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