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是先秦道家学派的重要概念。《老子》五千言就是论“道”之作。道是宇宙本体,宇宙运行的规则,“道”也是人生的境界,庄子其“要本归于老子之言”,然而又有所发挥和修正。庄子继承了老子关于“道”的思想,但他不同意老子对“道”的“物”的规定性,而是对“道”作了更进一步的抽象,使之完全摆脱了“物累”,成为一种完全绝对的、抽象的超验本体。
第一,《庄子》认为,道具有本原性和超验性。
《庄子 大宗师》篇中说:“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上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郭庆藩《庄子集释》第1册,以下凡引此书只注篇名。)“情”即“精”也。“信”,伸也,变化也。“道”有变化,但却没有形象。人们可以得到它(“道不远人”),但却不能感知它,它以自身为根据,从古至今一直存在。世界上的万事万物,包括天地鬼神,全是道的杰作。它超越于时间和空间之外,具有绝对的无限性。从空间上来看,它在太极之上,六极之下。从时间上说来讲,它无生无灭,无成无毁,它无时不在,无处不在。“道”经过庄子的洗礼,就变得纯而又纯,真正达到了超绝对、超现实、超现象、超时空。
道是宇宙的本体,同时也是宇宙万物的总根源。《老子》曾提出一个宇宙生成模式,即“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在老子那里,“道”也是万物的总根源。又说:“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在庄子看来,“物物者非物”,也即产生物的东西非物。它自本自根,它无生无求。这就是“道”,世界万物由此而产生。“夫道,覆载万物者,洋洋乎大哉!”(《庄子 天地》)“形非道不生”,(《庄子 天地》。)“行于万物者,道也。”(《庄子 天地》)万物非道不生,流行于万物者,道也,伟大的道啊!你时时莅临万物。
庄子对道的极度抽象,不仅使道成为本体,而且也成为一种观察、解释世界的方法,成为一种对世界的概括,从而表达为规律性。
第二,《庄子》认为,道具有抽象性和普遍性。
庄子为了宣染和夸大道的地位和作用的无限性,既要道先天地生,自古固存,自本自根,远离尘世与万物,又要“道”统摄万物,驾驭宇宙,无所不在,无时不在,似乎只有这样才能完全显示道的伟大和力量。《知北游》中记载了东郭子问道于庄子的故事,借此说明道的普遍性。故事说:“东郭子问于庄子曰:‘所谓道,恶乎在?’庄子曰:‘无所不在。’东郭子曰:‘期而后可?’庄子曰:‘在蝼蚁。’曰:‘何其下邪?’曰:‘在秭稗。’曰:‘何其愈下邪?’曰:‘在瓦甓。’曰:‘何其愈甚邪?’曰:‘在屎溺。’东郭子不应。”
“道”刚刚还在太极之上,六极之下,高不可攀,神秘难测,转眼间却沦落到蝼蚁、秭稗、瓦甓中,甚至不惜尊严而屈于屎溺中。听起来让人觉得荒唐,甚至有点玩世不恭。然而,只要你透过庄子的这种谬悠之言,荒唐无端崖之辞,就能体悟出其中的精奥和底蕴。庄子所暗示的是“道”的周流普遍性,“道”的可亲性和可近性。既然道无所不在,那么它就无处无时不发挥作用,所以庄子说:“天不得不高,地不得不广,日月不得不行,万物不得不昌,此其道与!”(《庄子 田子方》)
什么是道 这就是道。“循道而趋”,就是按照自己应有的规律运行。先前那种神秘的道至此已剥露无遗。所以,人们要把握道,体道也并非难事。但需要深厚的体悟力和修养功夫。
《庄子》认为,道是一个过程和一种境界。
庄子在《大宗师》中倾力描绘了道的境界。庄子对此境界,孜孜以求,倾尽生命,并为之如痴如醉,笃信不已。他认为,人一旦达到这种境界,便可“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庄子 齐物论》)消融我与天地的分别,万物与我的差异,复归为一。这样人就可以“芒然彷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庄子 大宗师》)令人心旷神怡,物我两忘。尘世间的是是非非,人世间的悲悲喜喜,生活中的烦烦恼恼,一切的一切都化为乌有。
“道”是庄子哲学的最高概念,也是庄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