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我们付出艰巨的努力。《中庸》中所说的“人一能之,己百之;人十能之,己千之”,简明扼要地揭示了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则把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奋斗目标明确指向了天人和谐。如今,和谐社会的理念,“人一之己十之”的精神,正发挥着引领我们“共克时艰”、取得更大胜利的重要指导作用。其实,这种精神源远流长,数千年来一直维系着中华民族绵延不绝的灿烂历史。
悠久灿烂的中华文明,如果从北京山顶洞人算起,距今已有一万八千年的历史。但是,中华文明最富有特色的地方,并不是殷商以前占主导地位的原始宗教,而是脱离原始宗教以后逐渐丰富起来的人文主义精神。这种人文主义精神,肇始于西周初年,花开在春秋战国,至今已有三千年的辉煌历史。西周初年形成的“天命靡常”、“唯德是辅”、“天意在民”等基本观念,以后逐渐成为中国社会政治伦理的基本准则。围绕着理想的政治接班人的培养问题,个人道德逐渐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天道人事,和谐统一,总是以天人合一的显性思维,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思想者。儒道墨法、阴阳兵农,哪一个是例外?特别是儒家,更是以内圣外王、天人合一的超迈气概,一枝独秀,推演着中华文明的千秋大业昂首向前!尽管偶尔也会出现一些小插曲,但这些小插曲也只能是儒家文明发展长河中的回漩而已,反而更能凸显儒家文明大河东流的磅礴气势!
儒家文明的基本典籍,有“四书”、“ 五经”、乃至“十三经”之说。“五经”主要是指中国最为古老的各种典籍,主要包括《诗》、《书》、《礼》、《易》、《春秋》五部,因西汉汉武帝开始设立“五经博士”而成为最高国家意识形态的重要典籍。后来,《礼》又分为《周礼》、《仪礼》、《礼记》三种,《春秋》分为《左传》、《公羊传》、《榖梁传》三种,共成“九经”,唐代后期又加上《孝经》、《尔雅》、《论语》等而成“十二经”,最后又加上《孟子》共成“十三经”。这样的篇幅自然很大,完全弄懂也绝非易事。而且,其中有些偏重于文学、有些偏重于历史、有些又偏重于制度,并不完全都是思想性质的著作。因此,随着中华文明的演进,古代思想家们逐渐从上述典籍中掘发出篇幅短小、文字简洁、思想深邃的四个部分汇聚而成《四书》,那就是《大学》、《中庸》、《论语》和《孟子》。其中的《大学》和《中庸》,本是《礼记》中的两篇文章,汉武帝时随《礼记》成为五经之一而进入国家最高学府——学官,比《论语》、《孟子》升入学官的时间还早。北宋天圣八年(1030)宋仁宗曾将单行本《大学》赐新第进士王拱宸等,程颢程颐兄弟也曾将二者整理并与《论语》、《孟子》放在一起称为《四书》,此为“四书”名称之始。到南宋朱熹穷毕生心血为之注疏以后,《四书》逐渐成为中国知识分子的必读教科书。特别是1303年元代统治者规定《四书》为科举考试、选拔政府官吏的标准教材,然后一直到1905年废除科举考试为止,其间六百年的标准政治教科书时代,《四书》对于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心灵世界、生活方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大学》和《中庸》的地位,是在《四书》中体现出来的。朱熹在《四书章句集注》的“序文”中指出,阅读《四书》的顺序应该是先《大学》,次《论语》和《孟子》,最后才是《中庸》。在朱熹看来,《大学》是儒家的入门书籍,《中庸》思想深邃,最不容易理解。实际上,经过朱熹的整理、注疏,我们不难发现:《大学》是儒家简明扼要的政治论文,它不仅把儒家的德性修养工夫讲得明明白白,而且也把儒家的政治抱负发挥得淋漓尽致!读《大学》,不能不使人感到热血上涌!《中庸》则是儒家思想深邃的哲学论文,既有旁通于社群的价值实现,也有上达于天道的理性诉求。在现实社会的人际关系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在实现个人价值的过程中体会天道、实践天道。所谓尊德性而道问学、极高明而道中庸,儒家的精神皈依处,不过如此!读《中庸》,不能不使人觉得理所当然!证之于《论语》、《孟子》,道不远人,即事而真!圣人的人生实践,并不是高山仰止的日月星辰,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你就可以成为孔孟一样的圣贤!
可见,《四书》之间秩序井然,思想深邃,其中的《大学》、《中庸》更是具有儒门“心经”或“圣经”一般的核心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