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观察
“偶像”落幕 改革仍艰
1988年1月,随着步鑫生被免职,中国企业变革史上的最后一个“政治化偶像”落幕了。
在过去的5年里,这位浙江省海盐衬衫总厂厂长所“享受”的宣传待遇无出其右者,其媒体报道的铺天盖地之势,有人将之与当年对焦裕禄和雷锋的宣传相比。不过三人最大的差别是,对焦、雷两人的学习运动都是在其去世之后发动的,所以他们已不会犯错误,而步鑫生则不同。自“步鑫生事件”后,没有再出现将现任国有企业经理人塑造成政治型的改革典型,这应该算是时代的进步。
国有企业经理人的光芒之所以难以持久,实因国企改革的核心命题一直难以破解。
从1978年到1998年的20年间。中央政府一直希望通过放权让利的方式,调动国有企业的生产经营积极性,激活僵化了的国有企业体制。
1979年,国务院公布扩大国营工业企业经营管理自主权的文件,首都钢铁公司、天津自行车厂、上海柴油机厂等八家大型国企率先扩大企业自主权的试验,首钢的周冠五成为第一个改革典型。到1988年,又公布《全民所有制工业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暂行条例》,1992年,提出落实国有企业的十四项自主权。
这一系列改革都没有能够彻底改变国有企业落寞的命运,到1998年,财政部曾在一次情况通报中公布了一个现实:国有企业不得不通过财务报表作假的方式来掩盖现实的窘境。该部对100家重点国营企业的年度会计报表进行了抽查,结果81%的企业存在资产不实和虚列利润的情况。
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府决意通过“改革、改组、改造和加强管理”的办法,实施“国退民进”。从那时到今天的10年间,国有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减少,大量国有资产从竞争性领域中退出,而其在垄断领域的控制力则日渐增强,最终形成了新的国企格局。
在国企改革的20多年中,因为试图绕开产权这个核心命题,无数企业家沉沙折戟,如步鑫生、马胜利、周冠五等等,也有很多人试图寻求突围而半途夭折,这是一串更长的名字,如褚时健、倪润峰、邓韶深、赵新先等等。
在中国企业史上,国有企业的经营者们是非常独特而值得研究的群体,这应该是个人素质最为优异、责任心也相当强的企业家群,他们身陷僵化的体制,肩负“难以完成的任务”,用毕生的精力和智慧,试图将自己管理的企业带入市场化的轨道。
然而,他们都面临共同的困扰,体制、产权、决策监督、企业成就与个人利益,这些话题如一个个庞大而难解的乱线团,让这些国字号的当家人日日苦恼。少数的先觉及侥幸者逃出了藩篱,许多人却成为改革的失败者甚至牺牲者。时至今日,我们还无法从他们身上总结出带有普遍性的国企改革的成功定律。
市场化企业的成长,必须建立在产权清晰的前提下,否则,即便是一个天才型的企业家仍然难有作为,“步鑫生现象”无非是无数例证中的一个;三十年的国企改革已经证明了这个原理,更多的实践、探索与突破还有待于未来之改革。
□ 吴晓波
■ 温故知新
用人单位重男轻女
女大学生难觅“婆家”
当前有一种怪现象:女大学毕业生的分配成了难题。
据有关部门调查:一些单位在向院校要人时,公开提出要男生不要女生。如北京外国语学院1983年男女毕业生比例为1∶1,而当年向该院要大学生的用人单位,几乎全部要男生不要女生。
据上海复旦大学统计,1984年发函、派人到该校提出要男生、若分了女生就不接收的单位有70个,占要人单位的三分之一。在这些单位中,如北京印刷学院等单位,按其使用条件,女同学是完全可以胜任的。
一些单位在知道分配名额中有女大学生时,借故拒收。1984年北京林学院园林专业分配到钓鱼台宾馆的一名女生,原经外交部干部司审查同意,单位也发了正式接收函件。当该女生去报到时,这个单位却又以工作特殊为理由拒不接收。该生去了几次,都被晾在那儿,无奈只得哭着回去。
上述做法,违背了中央关于“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精神,严重地打击了女大学生的积极性,已引起各院校教师、干部和女学生的不满,应当迅速改变。
摘编自
1985年2月27日报道
■ 那时流行
倒 爷
流行时间:20世纪80年代初
流行指数:★★★★☆
在上世纪80年代初,随着经济的日渐恢复和民众购买能力的复苏,物资全面短缺,“倒爷”应运而生。
他们有的具有超强的商品嗅觉和运作能力,有的则有可依靠的裙带背景,在价格“双轨制”时代,利用计划内商品和计划外商品的悬殊差价牟取暴利。
在1983年前后,中国的第一批“倒爷”出现在北京和深圳。前者是政策资源和权钱交易的中心,后者则有一个宽松的商业氛围和对外开放的窗口效应。
那个年代,因投机倒把罪被投进监狱的牟其中和发玉米财的王石,都曾被称作“倒爷”。
1997年3月,《刑法》取消“投机倒把”罪。2007年7月,国务院法制办表示,正在抓紧起草制定有关市场监督方面的行政法规,以取代备受关注的《投机倒把行政处罚暂行条例》,此条例适用已经20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