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2日(1)

■ 一日三十年

●1978年 北京大学恢复高考后首批大学生开学

●1983年 经济学家孙冶方逝世

●1993年 《香魂女》和《喜宴》在第43届“柏林电影节”

共获“金熊奖”

●1993年 中国音乐著作权协会在京成立,王立平任主席

●1995年 北京市中级法院判决河北无极县邱氏鼠药案,邱

满囤状告5位科学家名誉侵权败诉。邱氏鼠药是一种急性鼠药,科学家们证实他的鼠药里含有氟乙酰胺,而在一审中5位科学家败诉

●1996年 考古证实秦始皇陵兵马俑还有个神秘的第4号俑坑

恢复高考

北大1978,一堂课一道思想闪电

1977年10月,恢复高考的消息传到北大荒时,海闻是公社小学民办老师。这位25岁的杭州青年在黑龙江虎林县插队已有8年时间。

而当时近28岁的孟晓苏,在北京汽车制造厂工作,“文化大革命”10年间,他从钳工、车工、刨工一直干到分厂党办副主任。

1978年2月22日,北京大学开学。海闻、孟晓苏等77级学子,在燕园里改变了人生轨迹,几年后他们改变着国家的命运。

如今的海闻是北大副校长,孟晓苏毕业后曾任万里的秘书,现任中房集团总裁。

报考:扔掉铁锤上考场

“当时根本来不及多想,因为1个月后就是高考了。”今天的海闻是知名经济学家,他还清晰地记得30年前的那个片段。

由于北大荒建设兵团众多,黑龙江也成为当时知青最多的省份。“加上当地人,据说有200万人要参加高考。所以黑龙江不得不先在公社一级进行了初考,经过筛选剩下5万人参加了12月底的正式高考。”海闻感慨,“这是中国积压了10年的人才!”

当时,再过两个月就是孟晓苏28岁的生日。恢复高考的消息让他悲喜交加:学业中断了10多年,连高中都没读过,而且28岁是当年高考报名的年龄上限。“我能考上吗?”孟晓苏当时反复问自己。

初中毕业的他,“文化大革命”后进入北京汽车制造厂,10年的青春岁月在抡18斤大锤中度过。“当时正长身体,抡大锤时间长了,两只胳膊一长一短,右胳膊比左胳膊长了1厘米,你看现在穿西装还很明显。”而今已是中国最大的国有房地产企业老总的孟晓苏,幽默地伸出双臂。

就在孟晓苏犹豫报不报考大学时,工厂教育科科长替他报了北大中文系。孟晓苏当时是厂里的笔杆子,他把一线工人的事迹用通讯和诗歌的形式,发表在《人民日报》、《北京日报》等报刊上。这也为他后来考进北大中文系新闻专业奠定了基础。

录取:自称什么都不懂

1978年2月初,北大的入学通知书陆续发放。

2月22日,是北大开学的日子。北京汽车制造厂的工友们开着吉普车,把孟晓苏送进北大校园。和他一个系的,还有作家陈建功、马波(笔名老鬼)、查建英等。

海闻由于回了趟杭州老家,晚了几天才赶到北大报到。他和另外79名同学成为“文化大革命”后,北大首届政治经济学专业的学生。

在37楼210室男生宿舍里,就聚集了后来成为总理办公室主任的丘小雄、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易纲,以及上个世纪80年代中期高层智囊之一的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主任张炜。他们系还有现任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张晓强和毕井泉以及一批国家各部门的负责干部。

这些当时的小伙子们,不曾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中国改革开放经济领域的领军人物。

“当时什么都不懂。”海闻说,在北大第一次接触到“商品”、“市场”等概念。

由于所学的是马克思主义经济学,课堂上,同学们的讨论都是照搬《资本论》里的教条。“比如当时讨论关于剥削的问题,马克思主义经济学里有这么一条,雇7个人以上就算剥削,就这样来给个体户和剥削定义。”

让海闻转变的,是经济学家孙冶方教授的一次授课。孙先生称,中国的发展问题不是资本主义的问题,而是封建残余的问题,反封建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在民主、科学的建设上还差很远。

“当时思想就像一道闪电,一下子就明朗了。”海闻说,此后他开始纠正许多错误认识。私营企业有存在的必要,就是海闻在大学时代纠正的诸多观点之一。

北大中文系里的思想解放是从“伤痕文学”开始的。

“反思就是从批判‘文化大革命’开始的。”孟晓苏回忆,在京西煤矿当了多年矿工的陈建功把自己的经历写成了若干短篇小说,来反映那一代年轻人在“文化大革命”中的命运轨迹,“因为有相同或相似的经历,大家的心灵被震撼了。”

求知:喊出“振兴中华”口号

在接下来的“真理标准”大讨论中,同学们开始认真思考未来的中国怎么走。

孟晓苏回忆,有件事情对他触动很大,那就是如何看待农民逃荒要饭所引发的争论。

当时的农村经济凋敝,每到年初许多地方就闹“春荒”,没有饭吃农民就成群结队出去讨饭。当时有人在报纸上写文章,说安徽等一些地方的农民外出讨饭是“传统习惯”。当时学生们看到这个文章非常愤慨。北大学子们怎么也不能接受“农民讨饭是传统习惯”、“农民愿意讨饭”的荒唐说法。

而与此同时,孟晓苏大学毕业后长期跟随的领导人——万里,在安徽农村率先推动了农村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解放了农村生产力,最终结束了中国农民陷于饥饿和逃荒要饭的历史。

经济系的海闻说,那时,大家才把书本和现实真正结合起来,在大学四年里,同学们关于中国发展的争论越来越少,最终都认识到,市场和经济发展对中国来说才是最关键的。

1980年的一天晚上,传来中国男排打败南朝鲜(韩国)的喜讯。同学们敲盆打碗,有人点燃扫帚当火把,冲到校园里游行,喊口号。一个中文系的同学带头喊出“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引起学生们的共鸣。

孟晓苏回忆起那段历史,仍然激动不已。“团结起来,振兴中华”的口号第一次由77级的北大学子喊出来,并迅速传遍全国,成为时代的最强音。

如今北大图书馆东北侧竖立着一块“振兴中华”石碑,记载着那段77级辉煌而激动人心的历史。“它记载了那一代人的理想,而现在这个理想正在变为现实。”

毕业:成“华山论剑”高手

从1978年到1982年,北大77级的学子们跨过了中国两个截然不同的时代。

“毕业后我选择了出国,若想在更高的高度思考中国经济发展,那就要走出国门。”海闻说。

1982年,海闻到达美国,开始了长滩加州州立大学经济系的研究生生活。几年后,他在美国戴维斯加州大学经济系先后获经济学硕士和博士学位。

当年,孟晓苏则进入中宣部新闻局工作。1983年5月份,孟晓苏来到国家领导人万里的身边,成为他的秘书。在此后的七八年里,他亲身经历了改革开放多项重要事宜的决策过程。

孟也是最早提出发展住房抵押贷款和抵押贷款保险的专家之一,他所提出的将房地产业列为我国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建议,当时很快被国家所采纳。

1995年,海闻与当年的下铺兄弟——已获得印第安纳大学经济系终身教职的易纲双双归国。在此前的1993年,海闻与林毅夫、易纲、张维迎共同发起组建CCER(中国经济研究中心),这里也成为中国经济学界顶尖高手“华山论剑”之地。

2002年,海闻升为北大校长助理,3年后,海闻成为北京大学副校长,成为北大历史上除马寅初外职位最高的经济学人。

曾有媒体这样评论海闻:“他归国10年,以极具个性的思考激活了中国经济精英的学术话语。他对中国经济核心症结的解剖和研究,影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

20世纪80年代末,孟晓苏也加入到经济领域中。

1988年,孟考入北大经济学院,成为厉以宁、萧灼基和刘方域老师的在职研究生。同届的另两位同学,一位是李克强,另一位是李源潮。

李克强的毕业论文题目是《农村工业化:结构转换中的选择》,李源潮的毕业论文题目是《企业集团的发展路径》,孟晓苏的论文题目是《中国经济改革的战略问题》。这篇论文是孟晓苏在国务院亲历经济改革决策的积累之作。1991年7月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这篇论文发表在《管理世界》杂志上,从而引发了学术界对“市场取向改革”的争论。

当时厉以宁把李克强、李源潮、孟晓苏三位同学的论文整理成一本书,定名为《走向繁荣的战略选择》。厉以宁的后记题目是《改革是不可阻挡的趋势》。

“时隔17年,再来看中国的经济改革与发展,我们当时那本书里的预言全都实现了。”孟晓苏自信地露出了微笑。

□ 吴 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