兴趣培养七法
一位同学很苦恼,他说:"我的兴趣就是打游戏,但考试也不考游戏啊,我对语文、数学这些考试要考的都没兴趣,怎么办?"我提供了以下的一些方法给他,你不妨可以试一试。
1.需要激趣法
人的兴趣是在需要基础上,在活动中发生并发展起来的。需要的对象也就是兴趣的对象。正是由于人们对某些事物产生了需要,才会对这些事物发生兴趣。例如,一个人在饥饿的状态下会需要食物,会对食物产生强烈的兴趣,但一旦他吃饱了,对食物的兴趣也就减退了。
学习的需要来自自己对学习意义、作用的认识和理解。一位大学生回忆她是如何对学习英语产生兴趣时说:"有一次,家里买来一台收录机,说明书是英语写的,自己看不懂,不得不请懂英语的人来看;在课堂上又听到老师讲,全世界有50%的报刊和60%的广播使用英语,最有价值的科技论文每年达500万篇,有半数以上是用英语发表的……"她深感作为一个有知识的现代中国人,必须学好英语。就这样,这个来自农村的姑娘迷恋上了英语,终于以优异成绩,考取了大学的英语专业。
英语逆向学习法的创始人钟道隆教授,45岁开始学习英语,每天自学10小时,一年后成了翻译,他为什么会在45岁忽然对英语产生如此浓厚的兴趣呢?
有一次,钟教授和同事到国外去参观,他们的英语口语水平很差,基本的交流都有问题,翻译为了怕他走丢了,在他的口袋了放了一张英文的纸条,大致的意思是:我叫钟道隆,是从中国来的,今年44岁,我住在某某饭店,请送我回去。钟教授感到很羞愧,立志要学好英语,下一次出国一定不再写这样的纸条了。
2.立志成趣法
成都市曾对两所中学的初中生进行理想目标、兴趣爱好和学业成绩的追踪调查统计,结果发现,理想和学科兴趣一致的学生,其学习成绩普遍较好。有一位同学在他所写的短文《我为什么对数学感兴趣》中直截了当地说:"首先因为我想成为一名伟大的数学家。"因此,培养学习兴趣应从明确学习目的、树立崇高的理想做起,只有这样,才能让兴趣之芽扎根于理想的沃土之中,并长成参天大树。这也是人们常说的"志能生趣,趣从志生"。
我国现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集古人名句所描绘的"三境界",对我们认识这个问题是很有好处的。他写道:"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处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第三境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