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篇(26)

(资料来源:冲出自己的"心狱". [EB/OL]. 中国社会工作网,

https://www.csww.cn/ root/plus/view.php?aid=360.)

哲学家说过,你听到的一切并不完全是正确的,也不要因他人的议论而鄙视自己,否则就会陷入自卑的"心灵监狱"。囚禁雷凡莎的不是别人,正是她自己,那个老巫婆是她心中迷失自我的魔鬼,她听信了魔鬼的话,认为自己长得很丑,于是常常对自己说:"我长得很丑很丑,快躲起来吧,不要让别人看见。"这种下意识的暗示,使自己陷入了自卑的困境。 我们常常发现有些人身上的自卑,除了喜欢拿别人的长处跟自己的短处比较外,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和雷凡莎一样,喜欢听信那些不该听的话,认不清自己身上蕴藏着无穷无尽的潜力,久而久之,内心失去自信,心绪委靡,便不知不觉地为自己营造了自卑的"心灵监狱"。

我们常常总是对自己说这样的一些话。

"我的能力有限,只能考这么高的成绩。"

"我的运气老是没别人好。"

"我这样做,老师和同学会怎么看我呢?"

"我现在成绩已经很差了,怎么能像其他人一样成功呢?"

……

这些话都是我们不自信的表现。心理学家也研究过不自信产生的原因,他们做过一个叫"跳蚤实验"的研究。心理学家在桌子上放上一只透明的玻璃杯,然后把一只跳蚤放进去,跳蚤一下子就跳出来,再放进去还是跳出来。接着心理学家把跳蚤放进去后,在杯子上加了一块玻璃板,跳蚤当然不知道,跳上去,撞下来,不断地撞上去掉下来。过了一段时间之后,就发现跳蚤每次跳的时候,都不跳得太高,以免碰到盖子,每次只跳到半截高,再过一段时间,把盖子拿掉,发现跳蚤也不再能跳出杯子外面了。经历过了多次失败后,跳蚤自认为自己的能力也就只能跳半截高了。也许我们就是因为经历了一次次的失败,逐渐成了不自信的人。

归来吧,自信

我们的不自信,是在环境中逐渐形成的。

就如同跳蚤一样,在我们刚出生时,我们的父母认为我们一定是世界上最棒的孩子,在家里对我们倍加的呵护,我们是家庭的中心,到了幼儿园,家长渐渐发现,原来还有很多孩子比自己的孩子聪明,人家3岁都会背唐诗了,自己的孩子还不会,人家的孩子会说几句英语了,自己的孩子还不会,于是渐渐对孩子失去了以往的信心,到了小学,随着年级的升高,成绩也越发不如从前,家长也就越来越对我们失去信心。总是说我比不上别人,要向别人学习,父母每天看到的只是我们的缺点,好像就没有好的方面,久而久之,我们自己对自己也失去了自信。哎!我的确是不如别人啊!于是,我们的自信心越来越弱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