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念篇(2)

学习方法很容易找,但是如果观念是错误的,再多的方法也会无济于事。一个人在进行训练之前如果还没有调整好观念、心态,方法对他几乎是没有任何作用的,甚至还会起到反作用。比如跳伞,跳伞的程序是固定的,从高空跳下的时间,开伞的时间,第一个伞若碰到故障到什么程度一定要丢掉,再开第二个伞,这些都有明确的规定。但如果抱着质疑的心态、恐惧的心态,很可能会危及生命。

我总结了建立正确观念的4种法则:①积极的心态;②明确的目标;③成功的自信;④浓厚的兴趣。这些法则,有的是原则,有的是技巧。原则需要记住,技巧需要练习。只有这样,你才可以在心灵深处,启动自己学习的发动机,你才会生发出无穷的力量。

法则一 积极的心态

有这样一个故事。有两个人共饮一瓶酒,当两人喝到一半时,甲说道:"哎呀,瓶里的酒只剩下一半了,看样子不够喝了。"而乙却回答道:"没有关系,瓶里不是还剩了一半酒吗,看样子够我们喝了。"

心理学家们由此断定甲是一个悲观主义者,而乙是一个乐观主义者。从思维学的角度看,甲是运用了消极的、负面的思考方式在思考问题,所以他才会得出悲观的结论;而乙则用了积极的、正面的思考方式去思考问题,所以他才会得出乐观的结论。面对同一个现象,两个人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出发点是截然不同的。在现实生活中,那些失败者大多是习惯于采取负面的、消极的思考方式来思考和解决问题;而那些成功者大多是从正面的、积极的反应来思考和解决问题。由于心态的积极与消极,进而产生了两种截然不同的人生结局。

两个乡下人

两个乡下人,都外出打工。一个去上海,一个去北京。可是在候车大厅等车时,两个人又都改变了主意。因为邻座的人议论说:"上海人精明,外地人问路都收费;北京人质朴,见吃不上饭的人,不仅给馒头,还送旧衣服。"

去上海的人想,还是北京好,挣不到钱也饿不死,幸亏车还没到,不然真掉进火坑了。

去北京的人想,还是上海好,给人带路都能挣钱,还有什么不能挣钱的?我幸亏还没上车,不然真失去一次致富的机会。

于是他们在退票处相遇了。原来要去北京的人得到了上海的票,要去上海的人得到了北京的票。

去北京的人发现,北京果然好。他初到北京的一个月,什么都没干,竟然没有饿着。不仅银行大厅里的纯净水可以白喝,而且大商场里欢迎品尝的点心也可以白吃。

去上海的人发现,上海果然是一个可以发财的城市。干什么都可以赚钱。带路可以赚钱,看厕所可以赚钱,弄盆凉水让人洗脸也可以赚钱。只要想点办法,再花点力气都可以赚钱。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