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三军将士显神威(10)

保卫武汉的大空战,继“二一八”、“四二九”之后,还有“五一三”。前后三次,共击落敌机近五十架,创造了第二次世界大战全面爆发前,空中战绩的最高纪录。

总想站在四楼的阳台上,看见中国空军是怎么把鬼子打下来的,但我始终没能亲眼看到。却在《中国的空军》杂志上,看到了英雄们的辉煌战绩,他们的照片和名字,除了阎海文、沈崇诲、陈锡纯之外,还有高志航、乐以群、刘粹刚、李桂丹、巴清正、吕基淳、李鹏翔、王怡、陈怀民等等,他们为保卫祖国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青春生命。

在武汉的历次空战中,都有苏联“航空志愿队”的参加。

当时世界上唯一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尽管在中日战争中是中立国,但与英、美等国不同,苏联除一开始就在财政经济和军需物资等诸多方面援助我国的抗日战争外,还派出空军以“志愿航空队”、“志愿航空运输队”的名义,直接参加了空运任务和对日作战。这当然与苏联的国家利益和安全有关,当时苏联与中国的关系,也可用“一衣带水”、“唇齿相依”来形容,1939年的那场在中蒙土地上进行的苏日之间的诺门坎战役,让斯大林看到了天皇窥视的眼睛,他窥视的不仅是中国,还有斯大林的苏联。斯大林很清楚,只有当日本人的手脚被捆住的时候,“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一旦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据不完全统计,从1937年12月下旬起,到1941年6月希特勒德国发动侵苏战争止,苏联空军以“航空志愿队”的名义,先后援华两千多人,出动飞机近千架次。他们与中国空军并肩作战,在兰州、武汉、南昌、阳新、柳州等地战斗过四十七次,炸毁敌机一百一十四架,击落八十一架;炸毁敌舰十四艘,炸伤七艘,炸死炸伤敌军四百多人,给予了日本侵略者以沉重打击。

苏联航空志愿队的飞行员们,与中国空军的飞行员们结下了亲密的战斗友谊,他们在战斗中同样贡献出自己鲜血和生命,赢得了中国人民的尊敬。

苏联航空志愿队大队长库里申科说:“日本人为什么要轰炸在田地里安详恬静劳作着的中国农民呢?……我们要敌人付出多倍的代价,要敌人在我们的打击下仓皇逃命。”

在苏联航空志愿队的烈士名单中,包括了大队长库里申科,以及队员拉赫曼诺夫、考兹罗夫、别索茨基、马尔琴科夫、库洛申、吉罗夫……

武汉苏联空军陵园中的烈士墓上刻有这样一段文字——

为了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苏联空军志愿队的烈士们的鲜血和中国人民的鲜血凝结在一起了。他们将永远活在中国人民的心里。

而美国退伍军官陈纳德组建的“飞虎队”,即第14航空队,比苏联空军志愿队晚进入中国整整四年,那是1941年12月太平洋战争爆发,美国成为中国的盟友之后了。

武汉空战的胜利成果——部分敌机的残骸展览,设在位于汉口西郊的中山公园内,网球场和旱冰场一带,占地很广。德明哥、小娘舅和我同去参观过;后来小娘舅离汉,德明哥和我又参观了一次。

原先,中国老百姓对于飞机,非常陌生,除了难得听到它们在空中飞行的声音,随即昂首仰望以外,从未靠拢或走近过,对敌机更不必说,总之是不了解飞机的整体模样的。直到这个展览会,方才“见识”了一番。

展览场上,停放着大小四架打坏的敌机残骸。一架最大的是轰炸机,有两个驾驶座和两个发动机,即双引擎。另两架为驱逐机,一架侦察机,都是单引擎和单座位的。轰炸机从头至尾均为金属所制造,其他三架则除了引擎和螺旋桨,机身和机翼却都是帆布的,只不过都有金属架而已。这使我们感到意外。但每架敌机的机身侧面和机翼下面,都漆有圆膏药似的日本国徽,观众们一见,个个气往上冲,愤慨异常,因为它意味着凶恶的侵略,意味着残酷的屠杀!“大日本帝国”就是打起这面旗帜,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到处攻城掠地,奸淫烧杀,狂轰滥炸的!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