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中国的拉格菲尔德(3)

邱昊的清单上写着:两台编织机,几台能上网的电脑,一些羊毛布料。

他那间位于上海打浦路的工作室十分隐秘:需在林立的家属楼之间摸索一圈,抵达一间旧工厂办公大楼,水泥台阶的楼梯过道里飘着消毒药水味儿,走廊尽头有中年女职员拎着水壶打开水,爬到四楼,转角墙上贴着白纸打印的"门牌",上写"Lab/OnebyOne"。那是邱昊与另外三名设计师合作的品牌,他们共用一个工作室。统共100多平米被隔成了两间,外屋有10台缝纫机和10多名工人,桌子上凌乱扔着羽毛、珠片、蕾丝、拖拉着毛边的布料;里间邱昊占据一个墙角,两侧挂满已完成的作品,桌子与地上堆满稿纸、铅笔、画册、随手逢制起来的拉链、老CD……,还有邱昊以往"结"系列中的一件作品被压在杂碎堆底下。在艺术家的工作室里,注定见不到整洁与美。"打算重新整修,"他带点苦笑:"比赛结束后主办方提议帮我在巴黎开店,并策划几场时装秀,我就对他们说,我需要的还不是这种侧重'展示'的支持,而是基础设施,我甚至连一台羊毛编织机都没有,工作室里只有两台电脑,其中一个是486,上不了网。"

邱昊学习服装设计受到父亲的影响,不是"正向"的,而是"逆向"。父亲是名室内设计师,他也在苏州大学学室内设计专业,却很快发现那种表现空间太大,不够关注细节,又过多遵从客户的意愿,容易丧失个人情绪。大二时就在宿舍买了缝纫机,做衣服,参加服装大赛,总被学校敲章的老师讽刺:"学服装设计的还没比赛,你参加什么?"他又总能获奖。毕业后邱昊与朋友共同成立品牌"Lab/OnebyOne",选择在上海独立开店,而非进入百货公司。"百货公司的人总强行把衣服撤下来,这个不流行,那个太怪。"2004年,也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他被伦敦圣马丁学院录取,读书期间在英国注册品牌Qiuhao。问他在圣马丁学到了什么,邱昊说:"学到了把设计衣服当成工作。想好了一个系列,规定出时间表,多长时间完成一件,是有计划分步骤、并风格统一地完成,而不是像好多中国设计师,老以为自己是艺术家,心情好了,灵感来了设计一件,可惜心情总是不大好,灵感总也找不着。"

回国后Qiuhao品牌已经推出"结"、"角度"、"伤害"等几个系列,每一系列是连贯的整体,也追求艺术性与情绪表达,但他把服装设计当成白饭,艺术仅仅是其中的调味料。他一度被定位为中国的"新锐设计师",频繁接受访问,最大的评语是"富有个性"。"我觉得不是个性,任性更恰当一点",邱昊说:"我不希望很多年轻人产生错觉,去了圣马丁,回来就可以像明星一样,马上就能上杂志。我希望让大家了解还是要靠勤奋,要足够了解自己,要冷静一点儿。中国时尚太浮躁,一个访问中,问我什么时候进入了时尚工业,我说不觉得我已经进入了时尚工业,因为我还是一个小作坊,我是一个小小的设计师,媒体只是知道了你,拍几张照片,做一个访问,这不是时尚工业。一个完整的体系需要健康的职业培训、充足的原料供应、买手制、媒体推动等等共同来完成。"

起步时,邱昊需要少量布料却被供货商拒绝,他们习惯了大批量的订单,不情愿为小设计师"做嫁衣裳";崭露头角后,邱昊受邀请参加时装周,前排就坐的是市领导,他们的孙子在场子里上蹿下跳;获得国际比赛奖项后,他所需要的协助与他所积累的名声似乎并不匹配。邱昊说他并不急着去巴黎作秀,那并不难,他希望一旦进入巴黎时装周,就是完整参与其中,逐步持续发展,而不是昙花一现。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