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和珅早年时期,他在官学的老师吴省兰对其有很大影响。吴省兰是一个表面淡泊功名,实为利欲熏心之人。早年中了进士之后,主动放弃为官,只要了个“教书匠”——教习来干。可是,当和珅得势之后,他就跳出来助纣为虐了。他早早就看出和珅会很快出人头地,所以他也下工夫“教导”和珅“为官处世之道”。吴省兰总爱讲一些历史人物,他总觉得一部《二十四史》到头来就是说帝王将相如何控制人、利用人的“老狐狸生存史”,所以他故意多与和珅谈论古人,以从古人的荣辱得失中获得借鉴。有一次,吴省兰问和珅:“和珅,你可知安禄山其人?”
和珅在《新唐书》《旧唐书》及《资治通鉴》中读过一些安禄山的史迹,但只知一个大概的轮廓。
“学生略知一二。那安禄山本是胡人,唐玄宗天宝年间为三镇节度使,控制北方的精锐之师,深得玄宗喜爱。但安禄山生而逆相,狼子野心,称兵向阙,造反举兵,使得玄宗逃遁四川,此人后来为其子安庆绪所杀,结局亦其凄惨。”
“确实,史书上所言尽谓安禄山此人狼子野心,久蓄异志,其实这些都是后人随心所欲加上去的。”
“先生,莫非安禄山之反另有隐情?”和珅一下来了兴趣,他深知吴省兰对历史上的是是非非往往有独特的见解,于是便竖着双耳听吴省兰继续说下去:“不错,安禄山之反有他迫不得已的情势。”
“难道玄宗暗中要向他动手?”和珅问道。
“非也,那玄宗与安禄山君臣极为挚切,安禄山内心深处是不愿意在玄宗在世时称兵犯阙的。安禄山在范阳起兵之初,玄宗根本不相信安禄山会造反。”
“先生,若不是玄宗想动他,便只有杨贵妃可以杀安禄山了,但学生记得安禄山与杨贵妃极为近密,好像还是贵妃的养儿,除非安禄山对贵妃无礼,贵妃才会动起杀他的念头。”
“和珅,此言差矣,那安禄山想尽千方百计,唯恐贵妃不悦,又怎敢对杨贵妃动此邪念,这都是后人附会之说,不足为信。”
吴省兰说到此处,顿了一顿,似乎想起了什么,突然问和珅:“和珅,你可知安禄山青云直上走的哪条道?”
和珅闻听,觉得一下不好回答,便思索起来。
不待和珅开口,吴省兰自己说出了答案:“安禄山的路,与杨国忠的路截然不同,他最初起家是凭借军功,继之以贿赂送礼,忠心取媚,后来反倒是这忠心取媚害得他非造反不可。”
经吴省兰点明,和珅顿觉眼前豁然开朗,不由得接下了话茬:“先生所言极是,安禄山聪明多智,善测人意,通晓六种番语,以言貌奇伟与骁勇善战深得幽州节度使的赏识。据说安禄山素悉山川井泉,常能活俘敌人的骁将。”
“对,后来节度使任他为‘捉生将’,这个称号就来源于此。”吴省兰接着和珅的话又说了下去:“此后,安禄山步步高升,通过贿赂送礼,于天宝元年升任了平卢节度使,其后为玄宗所召见,君臣之间的遇合渐多,他也就大展其忠媚之术。安禄山乃胡人之后,其母又是巫师,出身低贱,世人都以为他是丑陋之人,其实不然。”
“难道他还是个美男子?”和珅疑惑地问。
“美男子倒算不上,不过安禄山年轻时雄伟而皙白,略胖一点而已。所以天宝六年安禄山以范阳、平卢节度使兼御史大夫的身份入宫时,玄宗发现四十五岁的安禄山更加胖了,腹垂过膝,安禄山自吹腹重三百斤。玄宗因而戏问:‘你这肚子中装有何物,能把肚子撑得如许之大?’安禄山闻听立即跪答:‘臣这大肚子中唯有对陛下的一片忠心。’玄宗闻听,心中大喜。安禄山就是通过时不时地忠心取媚最后当上了范阳、平卢、河东三镇节度使,雄踞一方,不可一世。”
“先生,那安禄山迫不得已造反的原因又何在呢?”和珅见吴省兰将话题扯开去了,忙将之挽回来,不过对安禄山应变之能,奉承之力例是极为佩服。
“这个原因,正是我今天要特别告诫你的,日后为官必得讨皇上欢心,事事处处替皇帝着想,从皇帝处设身处地决定行止,这是不错的,但是这一步不可以走得太远了,因为走得太远了,也就是不惜一切地媚上反而会害了自己,安禄山就是倒霉在这个上面。”吴省兰说这些话时,很是郑重。
和珅隐隐为安禄山感到可惜,这么一个奇才居然也会在拍马屁上栽跟斗,当真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但不知究竟为了何事,只听得吴省兰继续说道:
“天宝六年,安禄山入朝,内宴承允,玄宗命他拜见皇太子李亨,安禄山居然不拜。左右催促他拜,他却故意装傻,拱立着道:‘臣胡人,不熟悉朝中礼仪,不知皇太子是什么官。’玄宗以为他真的不懂,解释说:‘皇太子就是储君,朕千秋万岁后,接替朕治理国家的人。’安禄山一听,似乎懂了,便说:‘臣愚昧至极,以前只知有陛下一人,不知还有一个皇太子。’然后才向皇太子行了礼。玄宗以为他说的是真话,更加宠信安禄山。”
听到此处,和珅大致已明白了安禄山造反的原因所在,于是试探着问道:“先生,安禄山在大庭广众之下漠视太子,因此与太子结怨,他担心玄宗百年之后,太子定会拿他开刀,故而起兵造反以免成为俎上肉的命运?”
吴省兰对和珅不点自透的资质深表满意,但和珅尚未明了自己谈论安禄山真正的目的所在,只好继续说下去:“不错,李亨太子当然是他的心中之疾;但除此之外,宰相杨国忠也与他不和,天天在玄宗面前称安禄山必反,安禄山担心有朝一日,玄宗会有疑己之时,故而更促使他起兵反唐。这会儿,你看安禄山之反是不是就败于他献媚不慎?”
和珅闻听,似乎听懂了吴省兰的弦外之音,心思一转,便接口道:“先生是说安禄山过分献媚,获玄宗宠信的代价却是与太子结仇,以致他失去了日后的根基,所以他益发依赖玄宗,但玄宗身边却有一个日进谗言的杨国忠,使安禄山也觉着玄宗不可靠,所以安禄山只有依靠自身而举兵犯内,为其来日杀出一条血路来。”
吴省兰暗暗吃惊,和珅的悟性真是很高。
“和珅,你要记住,拍马奉迎切忌勇往直前,当思前虑后,千万不要以牺牲将来换得眼前的宠信,拍马屁是不应该招致他人冷眼旁观的。”
“弟子谨记!”
“还有,安禄山惧怕杨国忠的谗言成功是因为自己身为边帅,不能天天随侍玄宗左右,无法为自己辩解;所以你要记住,想长获眷宠以长随左右为上策。”
“弟子明白!”
和珅心中也暗暗吃惊,吴省兰虽身退学林,但于官场真诀熟稔至此,当真难以猜测。
吴省兰语气凝重,继续说道:“和珅,为师老矣,来日不知能几。依你的禀赋,将来绝不可学为师绝意仕途,厕身学林之中聊度此生。你要在仕途上跌打滚爬,立出自己的门户来。你也渐长成人,离开咸安宫官学的日子不远了,那位英廉中堂大人对你另眼相待,将来必会在你功名上大助力,你要好好地把握住;福康安、福长安兄弟,一家名宦,官运正如日中天,无与伦比,你也须结好他等,多一个友人即多一分机遇,不能气随意来,动辄与人结怨,只会有害无益。切记!”
和珅以后的日子,正是按照吴省兰的教导而行,最终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当然,这段师徒对话中,也预示了和珅最后悲惨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