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死里逃生的二战罪魁(7)

施陶芬贝格立即被送往了慕尼黑的一家医院,并得到了最好的治疗。然而,他在这次袭击中失去了左眼、右手和左手的两个手指。他的双腿也严重损伤,医生们担心他再也不 能重新走路了。

从死亡边缘捡回一条命之后,施陶芬贝格决定战胜残疾。他拒绝服用任何止痛剂,学会了自己穿衣服、洗澡和用剩下的3个手指写字。夏天还没过完,他便要求回到部队。医护 人员对这位病人的顽强都感到十分惊讶。但是施陶芬贝格上校顽强的争取康复并不是为了再替希特勒卖命,此时,他已彻底看清了希特勒的真面目。

施陶芬贝格曾经拥护纳粹,但是纳粹的种族屠杀行为以及希特勒使欧洲陷入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做法让他感到厌恶。在一次伤亡惨重的战役之后,施陶芬贝格曾问一位朋友:“ 希特勒的大本营里难道没有一位军官能够用枪杀了那头野兽吗?”

不过希特勒并没有意识到施陶芬贝格的转变,他认为施陶芬贝格很有个人魅力和顽强的精神,因此任命他为德国国内驻防军的参谋长。

这给了施陶芬贝格一些特殊权利,也使密谋者们的工作进展顺利。

这时,施陶芬贝格也开始劝说更多的军官加盟进来,可是也有许多人犹豫不决。虽然其中多数人厌恶希特勒,但是却害怕因此丢掉性命。

为了德国的自由,施陶芬贝格决定去劝说隆美尔。1944年的春天战局对德国越来越不利,施陶芬贝格利用到法国的机会,在巴黎郊外的一个简易机场和隆美尔碰了面,两个人 似乎都知道对方的期待,但是隆美尔没有做出直接赞成,他只是希望事情能够进展得比较顺利。

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几个月后,施陶芬贝格刺杀失败,而有着“沙漠之狐”之称的隆美尔最终也没有死在盟军的炮火中,而是被逼自尽。这些也使希特勒的溃败更加迅速。

今天,德国有数千街道、学校、广场甚至火车站都以“施陶芬贝格”命名。但人们对他的评价却一直都充满争议。

在纳粹统治时期,绝大多数德国人对反抗运动很不理解。甚至到了1952年,也只有20%的德国民众赞同反抗纳粹统治。战后,仍有不少德国人将施陶芬贝格视为“叛国者”,认 为他破坏了德国人“忠于职守”的传统。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