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土古剑(6)

4

返回城里后,我急匆匆地在车站小饭店里吃了碗面条后就赶到照相馆去加急冲洗相片,然后又风尘仆仆地赶到高强店里。

店里没看见高强,我就问桂芬。

桂芬说:“姐夫上午来过,下午没来。”我就说:“那我打个电话看他在不在家里。”说完我就拨通了高强家的电话,电话是高强老婆接的,我说:“嫂子,强哥在家吗?”

“没在,午饭后去市里了,说今天不回来了。”高强老婆说。

“那他说哪天回来了吗?”我着急地问。

“没说,估计得两、三天吧。”高强老婆推测道。

“要这么多天啊?”我很郁闷地问。

“可能吧,你是不是有什么急事啊?”

“没有,没有,就是一点小事要同强哥说一下。”我不知道自己怎么就这般说出了口,当时可能还是保守,在事情眉目没有清晰前不敢张扬,万一传出去不好,会有一定的负作用。

“哦,如果事急你就打他传呼好了。”

“好的。”

挂了电话,我没有回家,而是坐在店里发呆。我要先捋捋思路,该如何向高强汇报才显得严谨而又不失真实性。捋完思路后我又郁闷上了,这高强也不知啥时能回来,如果真拖个几天的话,难保什么样的情况不会发生。万一剑被外地人带走,或是被半路杀出来的程咬金收走了,都是麻烦的事。中转一手都是钱,转来转去就成了天价。

我突然想起来,关于剑挡上那两个字还没搞清楚,这是件大事,有关剑主人的身份。想到这,我起身准备去图书馆查一下资料,一抬头看见桂芬笑眯眯地立在我面前。看她笑得百媚众生的样子,也不知她葫芦里卖的是啥药。

“小谈,你要走啊?”桂芬很水地笑道。打个比方说,她笑的那水头就是块A货翡翠。

“嗯。”我不带表情地鼻音了一声。

“同你说声对不起。”桂芬做作而娇羞地说。

“嗯?”我有些意外,“对不起什么?”

“卖瓶子的事我冤枉你了,”桂芬说,“你没有告诉姐夫,所以说谢谢你。”

原来是这鸟事!我说:“谢是不用的,对不起也没必要,以后自己做事多想想,强哥是多精明的人,要想他不知道只有你自己不做第二次。”

“不会有第二次了,那老头是我同学的老爸,很喜欢古玩,在我面前说好多次了,叫我便宜卖一个给他玩玩,我也是没办法。”桂芬解释说。

“行吧,事情都过去了,以后都不提就是了,我有点事要出去一下。”我说完就走了,没心思和这女人打情骂俏。

我到图书馆一查,呆了!

书上明确记载“方腊1120年起事后,自号圣公,改元永乐,以巾饰为别,自红巾而上,凡六等……”

难道说这剑还真是方腊使用过的?我思忖,作为一个喜欢舞枪弄棒之人,又是一个农民起义军的统率,方腊用过剑,这点毫无疑问,任何史学家都不能否认说方腊终身未用过或佩过剑。至于用过几把剑,这点当然无从考证。那接下来的问题就是,这把剑会是方腊使用过的吗?直接证据当然就是“圣公”二字,参考旁证就是那个传说。表面上看,没什么问题,也顺理成章。

如何确定这剑的真实身份就得看断代了,从时间上去佐证剑的时代,如果时代吻合,推断就能成立六七成,如果时代不吻合,推断就完全不成立。

想到这,我就越发地着急起来,很想让高强马上掌眼。但是高强在外地,显然着急也是白费劲,只能是先等着。

次日一早,我还是忍不住打了高强的传呼,没人回。到了中午,我往高强家里打了个电话才得知,高强昨晚从市里出发又去了外地。

这事闹得!

我这边急成热锅上的蚂蚁了,他老人家还在不知名处,归期遥遥。也不知胡老师那边怎么样了,能否盯得牢。我很想下乡去看看,但下了乡又不知说什么,能干什么。不下乡又总挂记着那剑,生怕有个闪失。

一天、二天,挨到第三天,一大早胡老师跑上来了,站在店门口等我,见面就问我出了什么事,怎么过了两天也没下去。我告诉他,高老板在外地忙事,昨天已经打传呼问过了,说是昨晚就赶回来。

“吓死我了,以为你们放弃了,那就太可惜了。”胡老师吐出一口气说。

“我也着急,”我说,“老板不回来我又做不了主,没有办法,只能是干等了,剑还在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