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诊断概述(4)

第二节 财务诊断的程序

一、准备阶段准备阶段是财务诊断正式实施前的阶段,这一阶段需要做一些预备性工作,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一)受诊企业提出诊断申请在诊断申请阶段,受诊企业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向诊断机构提交委托诊断意向书。

委托诊断意向书可以包括以下内容:企业名称、所在地地址、企业规模、资本金、人员、行业、产品名称、销售额、利润、法人代表情况,企业所判断的自身所具有的优势、劣势、问题及希望诊断的事项、解决的问题等。

(二)搜集资料,了解受诊企业情况,确定诊断意图财务诊断机构收到受诊企业申请后,应该对企业的基本情况进行了解,搜集整理基础性资料,搜集的资料可以大体上分为两类:一是受诊企业的内部资料,例如企业概况、组织结构、股东构成、管理层情况、经营方针和战略、发展前景以及生产、购销、工资福利、投资等情况;二是受诊企业的外部资料,即受诊企业的市场和环境资料,例如受诊企业所经营产品的市场状况和未来发展,受诊企业所在行业的现状及发展趋势,国家对受诊企业所在行业的宏观发展政策和规划等。

通过所搜集的资料对受诊企业的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后,诊断机构可以初步了解企业的当前状况,弄清受诊企业的意图,搞清楚企业为什么要做财务诊断,或希望财务诊断人员帮助解决什么问题。

(三)诊断机构考虑是否接受委托财务诊断机构收到申请后应做出是否接受委托的决定。诊断机构是否接受委托要考虑的因素通常包括:自身的专业能力,受诊企业的情况、意图、目标,受诊内容是否合法、合乎道德,诊断价格等。财务诊断机构决定接受委托后,双方互派代表进行洽谈,确定诊断目的、范围及收费,明确双方的责任等。

(四)签订诊断委托合同诊断合同又称诊断业务约定书,是财务诊断机构与受诊企业双方关于财务诊断事项的具有法律效力的约定,是双方共同签订的,以此确定双方委托与受托关系,明确诊断目的、范围及双方法律责任等事项的书面文件。诊断委托合同中应该约定的事项主要包括财务诊断的项目与目的、诊断的期间、诊断的费用、诊断双方的责任和权利等。诊断合同具有经济合同性质,双方必须遵守。

(五)制定诊断计划接受委托后,财务诊断机构应该对如何开展诊断工作做出计划,就有关事项做出安排,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人员配备财务诊断机构应该在诊断计划中依据诊断的总目标、具体目标及内容,配备适当的专业人员,制定工作人员小组名单,拟订诊断小组成员的职责分工,每个课题组还需要指定一名负责人。根据受诊企业的财务状况和诊断要求,财务诊断机构还须明确各个课题组需要准备的内容,各组所需各种资料的种类、内容、搜集方法和渠道。诊断小组的人员数量与人员分工需要依据诊断工作的规模、内容的复杂程度、所涉及的领域、诊断人员的能力等因素决定。2.进度安排在诊断计划中应该按照诊断合同中约定的时间对每一项工作的时间进度进行安排、确定,规定出各项工作何时开始、何时完成。确定诊断工作进度可以合理调配诊断人员,即依据诊断进度安排各类诊断人员在适当的时机介入业务,而不需要同时占用所有人员,进而提高诊断工作效率。

3.诊断方法在诊断计划中应该初步确定将要采取的诊断方法,以便事前做好准备和要求受诊企业予以配合,并可以针对不同的诊断事项确定恰当的诊断方法,并在事前由诊断小组成员商议确定,以使诊断方法可以有的放矢,更具科学性。

4.诊断预算财务诊断预算是对在诊断过程中所做的各项工作制定的费用支出计划,诊断预算应该按照在诊断过程中预计发生的费用项目进行编制。诊断预算应该按照费用明细项目列示,编制预算的目的是为了控制诊断工作的实际支出,使诊断工作符合成本效益原则。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