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仕途的青年曹操(2)

董卓也深知曹操的能力,所以上表献帝,封曹操为骁骑校尉,想与曹操一起商议国家大事。但是,曹操却十分清楚,董卓最终必败。所以他没有接受这个职务,反而是改变姓名,带领少数人马,偷偷走小路再一次东归故乡。

曹操带领着他的随从数人一路来到成皋(今属河南荥阳),想顺道拜访一下老朋友吕伯奢。

本来,朋友互访并没有什么,但是曹操拜访吕伯奢却引来了一个千古话题,给历史、文学、文化,甚至是为人处事带来了深远影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因为史书的记载不同,曹操与老朋友的这段交往也有不同的理解。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释时所引的《魏书》记载,当曹操来拜访吕伯奢的时候,吕伯奢不在家,他的儿子和宾客见财起意,合伙打劫了曹操,把曹操所带的马匹及财物抢走了,所以曹操就亲手杀死了他们几个人,才摆脱了困境,逃了出来。而裴松之所引的另一部书《世语》的记载则完全不同。《世语》中说:曹操拜访吕伯奢的时候,吕伯奢恰巧不在家,他的5个儿子却都在家,于是他们以宾主之礼热情地招待了曹操。但曹操看到这家人这样热情,反而认为这是圈套,感到自己没有按照董卓的任命赴任,这家人是不是要把自己交到董卓手里邀功?想到这里,曹操便在夜间挥剑杀死了八人,仓皇逃走。裴松之还引了一部叫《杂记》的书,记载得更为详细,说是这家人要招待曹操和他的随从,当他们在准备食物的时候,曹操听到了刀具等器物碰撞的声音,以为是准备对自己下手,于是就在夜间把这家人杀了。但是,随即曹操就后悔了,为他们全家的死感到悲伤,不过,痛定思痛,曹操还是说了一句“千古名言”:“宁教我负天下人,休叫天下人负我!”说完就毅然离开了老朋友吕伯奢的家。

由此可见,曹操杀吕伯奢家人的故事,本来就说法不一,除了第一种说法给曹操找了一个充分的理由之外,后面几部书的记载完全把曹操视为一个残暴自私、无情无义的人。我们且不管这两种对曹操态度截然不同的记载真实与否,光是后来“贬曹派”据此而作出的评价就足以将这件事变成真的,《三国演义》不但把这件事说成真的,而且还演绎出了更多原本没有的故事,如曹操往回赶途中,又遇到了吕伯奢,又用计将吕伯奢杀死。当陈宫责问曹操为何如此时,曹操说:“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其实不仅仅是小说家,就连史学家也有不少人赞同这种说法。如清代周寿昌就说:“吕氏子弟宾客如果真的有劫持曹操的心思,那么他们就会有准备,曹操仅凭一个人的力量怎么能够成功?只有在吕伯奢的五个儿子都把曹操当作父亲的朋友盛情款待的时候,曹操先自心生疑虑,才乘其不备把他们全家人杀了。曹操这是灭绝天良啊!”

正是因为有这些说法和认识,曹操在公众的心目中才逐渐由历史英雄变成了所谓的“白脸”、“奸臣”等,这是后话。

当日,曹操从吕伯奢家出来,路经中牟,亭长怀疑曹操是逃亡者,就把他交给了县令,这时县令已经接到了董卓拘捕曹操的命令,不过县里的一位功曹认得曹操,认为现在时局动荡,不应该拘捕天下英雄,所以请求县令把曹操给放了。曹操来到陈留,尽散家财,招集义兵,决心讨伐董卓。

汉灵帝中平六年(公元189年)十二月,曹操35岁,在得到陈留孝廉卫兹以家财资助、招募5000兵士之后,曹操再一次起兵,举起了平定董卓之乱的大旗。

讨伐董卓

汉献帝初平元年(公元190年)正月,袁术、袁绍、韩馥等人同时从各地起兵讨伐董卓,共同推举袁绍为盟主,曹操以奋武将军的身份参与到大军之中。董卓听说之后,将献帝迁移到长安,自己则驻扎在洛阳,焚烧宫室,迎战义军。看到董卓兵力强大,袁绍等人畏缩不前。曹操力主进兵,说:“董卓已是穷途末路,要迅速前进,机不可失。”于是率先率兵西进,欲攻占成皋。陈留太守张邈派大将卫兹领兵协助曹操,遭遇董卓大将徐荣,卫兹战死,曹操中箭,所乘马匹也伤势严重,从弟曹洪将自己的马给曹操,曹洪说:“天下可以没有曹洪,但是不可以没有你。”于是便步行到汴水,曹操才得以连夜逃走。关于曹洪让马给曹操一事,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说是曹洪产业巨大,骏马成群。曹洪让给曹操的马号为白鹄,这匹马奔跑时只会听到耳边风声,足不沾地。跑到汴水之后,曹洪无法渡河,曹操就将曹洪拉到马上,兄弟二人一同乘马奔驰,马匹行走如飞,数百里地瞬间而至,而马匹却足毛不湿。所以当时人称他们是乘风而行,此马也被称为是一代神骏。甚至有谚语说:“凭空虚跃,曹家白鹄。”

曹操狼狈逃到了酸枣,而各路军阀却按兵不动,曹操一面斥其名为义军却不图进取,一面帮助他们出谋划策,但是军阀为保各自实力,不愿进军。无奈之下,曹操与夏侯惇远赴扬州再次招募兵士,得到4000兵力,但不久兵士发动叛乱,曹操只率领千余人进驻到河内。此时,袁绍与韩馥商议立幽州牧刘虞为帝,曹操竭力反对,说:“董卓罪大滔天,我们聚合义军共同讨伐,天下响应,这是因为我们是义军。现在皇帝年幼无助,一旦另立新君,天下哪里还能安定!”袁绍看到曹操不听他的计策,便又派人游说曹操,说:“现在只有袁绍势力强大,再加上他的两个儿子羽翼逐渐丰满,天下英雄,有谁能比?”曹操不予理会,从此越发看不起袁绍,并下决心找机会将其消灭。

七月,曹操因击破黑山义军而被任命为东郡太守,之后到次年春天几个月的时间里,又连续击败多处义军,并在内黄打败了匈奴南单于的儿子,取得节节胜利。

此后,司徒王允和吕布设计杀死了董卓,但董卓部将李傕、郭汜等人又将王允杀死,并进攻吕布,吕布败走,李傕等人执掌朝政。

曹操在这两年讨伐董卓的战斗中,表现非常英勇,决策也非常英明,尽管各路军阀为了各自的利益,没有按照曹操的意见采取主动进攻的战术,但曹操却勇往直前,尽管明知自己实力无法与敌人抗衡,很有可能会全军溃败,甚至危机个人生命安全,但是,看准了目标,就不惜代价,曹操表现出了一个年轻政治家的坚韧和军事家的睿智。也正因如此,在后来的战斗中,曹操才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军事实力逐渐扩大,政治地位也不断上升。

兖州牧

兖州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具有重要战略地位的地方,得到了兖州,就意味着拥有了山东半岛、河北大部等重要地方。初平二年(公元191年),黄巾义军将兖州刺史刘岱杀死。陈宫认为,如果拥有兖州,就可以利用兖州一步步夺取天下,成就霸王之业。于是在陈宫等人的努力下,曹操出任兖州牧,由此迈出了政治上更为有力的一步。

随即,曹操对黄巾军展开围剿,经过几个月的战斗,曹操大获全胜,黄巾军30万人、百姓百余万人投降曹操,曹操重新整编了这支队伍,整编后的部队起名为“青州军”。这支部队为曹操日后的发展,在军事上奠定了重要的基础。曹操就是利用这支军队纵横驰骋,败公孙瓒、破袁术、征陶谦、击吕布,所向无敌。

兴平元年(公元194年)春天,曹操为报杀父之仇,进攻徐州的陶谦。曹操的父亲曹嵩,董卓之乱时避难在泰山华县,曹操让泰山太守应劭护送父亲到兖州,陶谦则先于应劭秘密派遣数千骑兵到曹家,曹嵩以为是应劭所派军队,没有一点防备。陶谦大军先把曹操的弟弟曹德杀死,曹嵩害怕,从后墙出逃,他先让小妾翻墙,但小妾身体肥胖,好久才翻过墙去。曹嵩逃跑到厕所藏了起来,但仍然被陶谦军队发现,他与小妾先后被害,全家皆死。

关于曹操父亲被杀,历史上也有不同说法,除了上面所说是陶谦秘密派人把他们杀死之外,还有一种说法,是说曹操去迎接带着辎重百余两的父亲,陶谦派遣都尉张闿带领200骑兵护卫,但张闿在泰山华县、费县之间把曹嵩杀了,夺走了曹嵩所带财物,逃奔到淮南去了。曹操一气之下,归咎于陶谦,所以出兵攻打。这两种说法都有道理,但是,从曹操当时的情况来看,后者似乎更为有据,因为曹操借口攻打陶谦,实际目的是要占领陶谦地盘。不管怎样,曹操为了报杀父之仇,在攻打陶谦的同时,所过之处大肆杀戮,招致了后人更多的谴责。甚至有的历史学者说,正是因为曹操这次太过残暴,才导致了他以后的连续失败。

所谓的连续失败,是指如在濮阳与吕布的一次战斗中,曹操包围了濮阳,濮阳的大姓田氏作为内应,曹操顺利进入城中,田氏又放火烧掉了东门,以示绝无反叛之意。战斗中,曹操军抵敌不过,阵脚大乱,部队溃败。吕布的一位骑兵抓住曹操便问:“曹操在哪里?”曹操随口说道:“前面骑着黄马的便是。”这个骑兵放下曹操急急忙忙追赶去了。曹操来到城门,大伙仍在燃烧,曹操便冒着大火突围,但突然落马,左手掌被烧伤。司马楼异赶快将曹操扶上战马,快速逃去。曹操还未回到大营,便遇到自己的大将们因为未见到曹操而心生恐惧,曹操见状,亲自慰劳部队,同时命令部队赶快准备进攻器具,并迅速展开攻势,与吕布对峙一百余天,最后,蝗灾突起,百姓受害严重,吕布粮食也已用尽,双方各自引兵退去。

兴平二年(公元195年)夏,曹操进攻吕布大将薛兰、李封,吕布看到薛兰危险,便出兵相救,薛兰兵败被杀,吕布逃走后又与陈宫率万余人来战曹操。曹操的兵士都外出收麦去了,留在屯里的不足千人,敌人一旦发动进攻,大营难保。于是,曹操就命令屯中妇女守卫城墙,所有士兵外出迎击敌人。屯的西面有一道大堤,大堤的南面树木幽深,一眼望不到边。吕布来到之后,怀疑曹操在树林里埋有伏兵,便告诫说:“曹操诡计多端,千万不要进入他的埋伏圈中。”于是便命令军队在屯南十里驻扎。第二天,吕布再次带兵试图攻袭,曹操则将一半部队埋伏在大堤里边,另一半在大堤外等待机会。吕布进攻,让轻兵先行挑战,双方迅速交战在一起,这时,曹操伏兵迅速登上大堤,步兵、骑兵齐头并进,吕布猝不及防,大败而回。曹操夺得定陶。这年十月,献帝正式封曹操为兖州牧。

出任兖州牧、整编青州军,是曹操政治生涯中极其重要的一步,至此,他不但拥有了与其他军阀同样的政治地位,也拥有了足以与其他武装势力相抗衡的充足的军队,再加上曹操政治上的远见卓识,铲除各路军阀势力、平定北方、统一全国已不再是遥远的梦。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