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节:贰瓦岗英雄殊途同归(5)

隋末群雄竞起,叔宝这时跟张须陀去镇压卢明月领导的农民起义。对方号称有十万人,而张须陀才领了一万余人,硬打肯定不是人家的对手,双方就相持着。可是张须陀眼见着营中已经快没有粮食了,再不速战速决就只能是无功而返,到时候上面肯定要怪罪。于是他想出一计,召集众将领开会,说:“现在我们相持不下,咱们的粮食又不够吃了,再这样下去不是长久的办法啊。不如咱们假装撤退,他们肯定要来追击。到时候他们就营内空虚,我们正好派千余人去袭击,不就可以打他们个措手不及吗?不过这差事很是危险,成败在此一举,谁愿意去?”诸人面面相觑,都不敢接这个要命的活。这时,一个洪亮的声音在角落响起,“末将愿往!”

大家一转头,原来是个官职不大的小将秦叔宝。只见他答的中气十足,自信满怀,流露出一种让人敬畏的气魄。张须陀上下打量一下,点点头说了个“好”字。

正好又有手下罗士信也愿意同往。张须陀于是给他们每人一千士卒,令他们事先埋伏在敌方阵营外的芦苇丛中。

真不出意料,这边张须陀刚佯装领兵撤退,卢明月就带人追了出来,一阵马蹄声过去,尘土飞扬。等到听见对方的大队人马一过,秦、罗二人立即就领兵向敌营攻去。

卢明月营中的哨兵远远看到一批人冲了过来,待到近了,才发现不是自己人,忙喊:“敌军向咱们杀过来了,快关栅门,快关呀!”众兵士一来没有作战准备,二来群龙无首,手忙脚乱地关上大营的栅门,才慌忙去找武器。

栅门外,秦叔宝、罗士信已经到了,然而栅门紧闭,大部队攻不进去,对方又猛烈放箭。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刻,秦、罗二人交换了一个眼色,同时飞身一跃,避过如雨箭林,落到营中。叔宝拔起写有“卢”字的大旗,左右一扫,先放倒了两个士兵,然后扔了帅旗,拿起尖刀,几个砍劈,鲜血飞溅,又有三四个见阎王了。那边士信也杀了不少。营中此时已是大乱,两人乘机打开栅门,外面的大队人马一下子杀了进来,霎时间一场恶战。战到正酣,叔宝又点起大火,营中顿时成为一片火海。敌军死伤惨重,哀号声听得人心肺俱颤。

早有探子逃出去给卢明月报信。这卢明月一听,大叫一声“哎呀,中计了。速速随我回营!”他前脚掉头,张须陀后脚也变后军为前军,追了过来。这敢情好啊,刚还是你追我,转眼又成我追你,风势转变也够快。卢明月本就慌忙,又无准备,迎战须陀不免应接不暇,大败而逃,身边只剩下了几百人。

这一仗以少胜多,还端了对方的老窝,打得真叫漂亮。叔宝由此声名远扬,勇猛闻于天下。

张须陀也很珍爱这个人才,以后大小战役都让叔宝跟随,打下不少劲敌。直到奉旨去讨李密。

道高一尺,魔高一丈。张须陀也算善战的将领了,可遇到李密,他也只有甘拜下风了。不仅吃了败仗,连自己的性命也丢了。这下秦叔宝没了上司,于是去投奔裴仁基。裴仁基后来投降了李密,于是叔宝也成了瓦岗寨中的一员。

李密早就听说过秦叔宝的大名,得他来归,自然是大喜,待之甚厚。叔宝是重义气的人,对李密也是尽心效力。与宇文化及一战,李密被箭射中,坠马,左右无人,眼看要被敌兵所擒,幸亏叔宝及时赶到,杀退敌人,救了李密一命。后又集合散去部队,合力反攻,才打败了宇文化及,为李密赢得了胜利。及至李密为王世充所败,带领少量人马投奔了唐朝,叔宝和程知节则为王世充所得。

秦叔宝和这个程知节是在瓦岗认识的好友。程知节的本名是叫咬金的,后来才改名知节,可能是有名之后觉得原来的名字太不雅了吧。他年少的时候就异常骁勇,善于用马。大业末年,天下大乱,各处都是兵荒马乱,程咬金聚集乡里年轻力壮的人,组织起来,保卫家乡和邻里的安全,甚获大家的拥戴。

后来他上瓦岗,也成了起义军的一员大将,很受李密器重。当时李密在瓦岗军中挑选了八千名精锐士兵,号为内军,声称可抵得上万人,分由四位骠骑将军统领,程咬金就是其中一个。他勇猛善战,屡为李密立下大功,也是不可多得的一员虎将。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