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节:壹起义兵秦王破阵(3)

西河城下,高德儒固守。进攻,激烈交战。己丑日,西河城破,执高德儒,带至军门,斩之。杀一人已足够。当时正急需用人之际,既胜,能安抚则安抚之。于是令其余不杀一人,又严格管束军士,入城秋毫无犯。慰抚民众,使复旧业。号令所及,兵民闻之大悦。

事定,返还晋阳。自发兵至返回,前后九日而已。李渊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像这样用兵,足可横行天下!”

按虚岁算,此时建成二十九岁,世民二十岁,皆是活力四射、矫健勇武。李渊看着两个年轻的儿子,心底漾起一股骄傲和自信。在父亲肯定和赞许的目光中,建成和世民会意,心中充溢着满足和自信!

时机成熟。七月,李渊以李元吉为镇北将军、太原留守,负责太原的一切事宜。李元吉年方十五。李渊亲领三万人,誓师动兵,改易旗帜,杂用绛白(因称臣于突厥,故旗帜上杂用突厥之白色),开向关中。同时发布檄文,宣布尊隋炀帝为太上皇,立代王杨侑为皇帝。西突厥阿史那部首领阿史那大奈率众配合李渊南下。

李家旗帜,响铮铮竖了起来。

真可谓数年经营,一朝举旗。用王夫之《读通鉴论》的话说,“高祖慎之又慎,迟回而不迫起,故秦王之阴结豪杰,高祖不知也。非不知也,王勇而有为,而高祖坚忍自持,姑且听之而以镇静之也。”是天下乱势之中,李渊沉稳持重、深谋远虑,是太原起兵的主持者,是主角。而一直以来“阴结豪杰”、勇而有为的李世民,是得力的助手,是积极的配角,当无疑问。

至于正史记载之背离事实,是李世民有意为之。李世民通过玄武门政变,由次子而入继大统,这种行动不合乎法统和伦理,不足以垂范后世。因此,李世民称帝后便试图篡改史实。贞观史臣在撰写《高祖实录》和《太宗实录》时,大事铺陈李世民在武德年间的功劳,竭力抹杀太子建成的成绩,贬低高祖的作用。又把晋阳起兵的密谋描绘为太宗的精心策划,而高祖则处于完全被动的地位。这样,李世民便是开创李唐王业的首功之人,皇位本来就应该是他的,李渊退位后也就理应由他继承皇位。李世民改写历史的努力结果,是五代修《旧唐书》,北宋修《新唐书》,皆为其误导,而《资治通鉴》亦巧妙地延续了两书的主要结论。

所幸《大唐创业起居注》得以保存下来了,使我们今日可找回历史之部分真相。

3、军帐夜哭

且说李渊若要亲领三万人马开向关中,必须先稳住在关东势头正旺的以李密为首的瓦岗军。李渊致书李密,卑辞推奖,说当今能匡救天下者,非公莫属云云。一番话说得李密飘飘然,却不知他专心于中原之时,李渊正趁机进兵关中。

关中乃何等重要之地!可谓是历来兵家必争。隋朝末年,其重要性更是有增无减。一来为长安首都所在,亦是政治影响所在;二来隋炀帝建东都、修运河、征高丽之一系列活动,对关中影响较小,经济基础好,可为稳定的根据地;三则有黄河、函谷关等屏障,进可攻退可守。

大业九年(613),杨玄感起兵,李密提出上、中、下三策,即以进攻关中为中策。可惜杨玄感眼拙,也是出于无奈,选择了下策:围攻东都。围攻东都失败,李子雄建议直入关中,杨玄感虽采纳,但为时已晚。

隋恭帝义宁元年(617),柴孝和建议李密西进关中,李密说:“部下皆山东人,见洛阳未下,必不肯西进。”丢掉了进兵关中的机会。

唐高祖武德四年(621),窦建德与李世民相持于武牢(今河南荥阳西北)。凌敬建议窦建德威胁关中,未被采纳。结果窦氏失败。

现在的形势:李渊从太原南下,向关中进发,霍邑(今山西霍县)首当其冲。偏偏这时在长安的隋主杨侑派虎牙郎将宋老生带精兵二万屯霍邑,左武侯大将军屈突通屯河东(今山西永济)。格局很明显,李渊西进关中,会受到隋朝方面的有效接遏制。

早在太原起兵时,李渊派刘文静联络突厥,名义上是向突厥借兵,实际上则是为了稳住突厥,解除刘武周联合突厥、威胁太原的后顾之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