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贷危机源于金融制度错误,美国政府难救华尔街

(一)美国政府严重干预所谓“自由市场”

过去十几年里,美国一直推行“新自由市场主义”,其核心是政府对经济的干预越少越好,对自由市场的干涉应当保持在最低限度。然而,美国的实际做法是,一方面告诉全世界经济发展必须走自由市场之路,另一方面对自己的国内经济进行大规模干预。此次美联储动用7 000亿美元为金融部门的不良资产埋单就是明证。

目前为止,美联储的“救市”花费实际上已经超过1万亿美元。每逢市场遭遇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美国央行就会印刷更多钞票,为市场提供支持,这种做法愈演愈烈,目前幅度已经临近失控。但每次干预都没有一个整体的策略,都是为了稳定市场而采取“头痛医头”的办法。“稳定市场”的后果,就是引起下一轮危机,规模更大的危机。所以美国央行不是在解决问题,只是把问题延后。

这种“救市”行为就在眼前,2007年8月也发生过,大约15年前也有类似一幕。克林顿政府时期,曾担任高盛联席董事长的罗伯特·鲁宾执掌财政部时想出了一个主意,即任由美国贸易呈赤字状态,只要赤字部分是用美元支付就行,而美元跟黄金或任何特定价值已经失去关联。目前全球贸易、金融和投资都是用美元计价,美元成为了一种“对冲货币”的金融工具,可由美国政府随便印刷,实际的财富从别国输入美国以后,其他国家换来的都是纸质货币。美元的价值已经今非昔比,需要进行重新评估。

美国投资银行等金融机构的问题本质在于,并不是优质资产暂时缺乏资金,而是这些资产的实际价值远远小于账面价值。投资银行推出的金融产品经过层层销售,每次都抬高价格,导致最终价格远远大于自身价值。现在金融泡沫开始破裂,市场开始调节产品价值,金融市场开始步入熊市。美联储于是向这些金融机构注资,避免金融产品的价格一落千丈。让这些实际上价值不高的资产保持较高价格的一个好办法,就是美元贬值。(二)美国金融制度存在漏洞,千亿美元无法拯救华尔街

美国政府试图用数千亿美元解决流动性问题,而实际情况是华尔街面临的不是流动性问题,而是这些投资银行是否还具备偿付能力的问题。美国经济已经转型为一种可产出任何产品的经济体,除了国防和军事硬件,他们可以销售一切东西。我认为,这场危机需要用10到15年才能恢复。

吉姆·罗杰斯曾说,此次美国遇到的危机之严重,多数美国人在有生之年不会看到它的结束,这种说法有一定的正确性。罗杰斯认为,美国的制度没有未来。因此,其他国家应该从美国发展的经验中吸取教训,找到适合自己的道路,否则接下来的10年都会止步不前。

格林斯潘也说,这是1929年以来最为严重的一次危机,是百年一遇的危机。而对于引发这场危机,格林斯潘难辞其咎。两年前他还说,美国经济基本面不错,需要投放更多货币,即增加所谓“流动性”,结果引发了严重的高科技泡沫,造成了今天的危机。

美国目前体制上的缺陷在于,拥有很高的国民生产总值,却严重缺乏具有价值的产业和实际产品来支撑。美国政府并没有让市场来定价,而是有意让金融工具操纵了市场价值,通过印刷更多的货币来推高其产品价值,让美元在全世界流动。

美国目前除了债务以外别无其他市场,因此把金融产品的价格吹得虚高。以房地产市场为例,房价增长10倍、同期工资仅增长1倍的时候,人们无法负担高昂房价。当数百万套房子都面临抛弃局面的时候,银行面临破产。此时政府动用大量资金避免银行破产,只能让银行暂时得救,解决不了根本问题。

2008年是大选年,此次选举中涌动着一股民粹主义的潮流,希望为人民利益而非制度利益采取措施。当民粹主义的潮流席卷整个华盛顿,即便是麦凯恩也都有可能成为一个民粹主义者。然而从美国金融发展的历史来看,美国政府将以一种更触及根本的方式干预经济,去努力拯救制度,而不是为人民谋利。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