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孝宽在战场上的表现如何呢?太厉害了。绝对的有勇有谋。
先举一个有谋的例子。前面说杨坚派韦孝宽去相州接替尉迟迥,韦孝宽发觉尉迟迥图谋不轨,就赶紧向西跑。他跑到哪里去了?虽然当时还没有接到杨坚让他征讨尉迟迥的命令,但是,他可没有一路跑回长安,而是在河阳(河南孟县)就停住了。为什么呀?
因为河阳是洛阳的前哨,而洛阳是北魏的旧都,也是东部的战略要地,韦孝宽是直接保卫洛阳来了。问题是,当时河阳的情况好不好呢?
糟透了。河阳当时正酝酿着兵变呢。怎么回事呢?河阳一共八百个守军,全是关东地区的鲜卑人。所谓关东鲜卑,就是北周从北齐那儿接纳过来的战斗部队,是从战俘改编过来的军事力量。这些人原来都是北齐的士兵,本来对北周就没什么好感,再加上他们的家属都在相州,在尉迟迥的手里,这些人就更不安心了。
现在,尉迟迥和朝廷开战,这些守军也都蠢蠢欲动,阴谋要策应尉迟迥。而韦孝宽只带了几个随从到河阳,如果士兵真的哗变,那他无论如何也没有招架之功。另外,如果河阳守军叛变了,对洛阳也是个威胁啊。如果洛阳再丢了,朝廷在整个东部地区,可就没有据点了。这是很让人忧心的一个形势。怎么办呢?
韦孝宽用计了。他伪造了一封洛阳来的公文,声称皇帝要赏赐这些河阳守军,赏赐的东西已经运来了,但是,储存在洛阳的不同仓库里,所以让他们分成几个编队,分别到洛阳的不同地点去领赏。这些士兵都是有勇无谋的家伙,一听说有赏,都动了心了,想着不管怎么样,先把东西拿来再说吧。分成几队,都去了。
当然,韦孝宽已经跟洛阳的长官沟通好了,河阳这些守军一到,马上就被扣押了。河阳和洛阳当然也就安然无恙,稳稳地承担起平叛基地的职责。老将军只身一人,智擒八百勇士,这不是谋略吗?
再举一个有勇的例子。接到朝廷让韦孝宽剿灭尉迟迥的命令后,韦孝宽就率领大军到了武陟(今河南武陟),而尉迟迥的儿子尉迟惇则带领十万大军驻扎在武德郡(今河南沁阳东南),两军就隔着沁水摆开了阵势。当时正好连日暴雨,沁水暴涨,韦孝宽只好让部队先停了下来。正在这时候,高颎来了。高颎一看,这要等到什么时候啊?赶紧搭桥吧。他这边架桥,尉迟惇那边也想办法,不能让他架起来这座桥啊,得破坏。怎么破坏呢?桥刚修到一半,尉迟惇从上游扔下了好多大木头筏子,泼上油,点着火,顺流而下,想要把桥烧毁。
烧毁了没有呢?当然没有。高颎防着这一招呢。早就提前在河里设置了很多土狗,就是拦河坝。因为前高后低,好像狗蹲在那里,所以叫土狗。筏子到土狗前,就被拦住了,根本过不来。就这样,桥修成了。
桥一搭好,韦孝宽赶紧亲自率领大军渡河。那尉迟惇应该怎么办呢?照我们的想法,应该死守河滩的险要阵地,过来一个杀一个。可是,尉迟惇不这么想,他自作聪明,也想要用计。什么计呢?
一看韦孝宽率领大军渡河了,他马上命令部队向后撤,主动给韦孝宽腾地方。他的意思是,等韦孝宽的军队过来一半,还有一半在桥上的时候发动反击,打韦孝宽一个措手不及。问题是,韦孝宽也是军神级别的人物,哪给他这个机会呀,一看尉迟惇的军队后撤了,他大叫一声:"今日一战,有进无退!"下令擂鼓助威,让各支部队全速渡河。
老将军发出了动员令,高颎作为部队里的军师,宣传鼓动工作更是在行,一看老将军带兵往前冲,高颎也开始喊话了。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