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武》:被遗忘的县城生活

小武是一个贼,一起同为贼的好哥们洗手不干了,并依靠贩烟成了当地的企业家,企业家结婚的时候没有通知小武,备感失落的小武做了几把,到小店里把一把碎钞换成了整票,去企业家朋友那上礼,结果被拒绝了,说小武的钱来的不干净。郁闷的小武到歌厅认识了一个小姐叫梅梅,小武爱上了梅梅,一次梅梅感冒没有上班,小武找到了出租房,房外是喇叭吵闹的大街,房内小武听着梅梅伤感的歌……梅梅反复要求小武唱一首歌,小武让梅梅闭上眼睛,然后按下可以发出音乐声响的打火机“嗒叮当叮当嗒叮当……”梅梅消失了,小武回了一次家,结果与家人不欢而散,回县城后他的手再次伸向了行人的口袋,结果梅梅让他买的那个传呼忽然响了起来……在派出所,小武看见县电视台正在播放主持人采访行人对惯犯小武被抓获后的感受。警察押送小武走在街道上,顺路办别的事情,顺手将他铐在了电线杆的拉线上,来来往往的行人越聚越多,他们都在好奇地盯着看小武……

我很少能在看完一部电影后能如此有条理地将故事情节复述出来,这是第一次。前不久看完《站台》后我就一直想写点什么,但因为这样那样的事情太多,没法动笔。也有可能是心态过于浮躁的缘故。《小武》让我的心静了下来,起码在看碟的那两个小时内。我房间里的灯全部关了,21寸的电视屏幕蒙着一层水汽和尘土,此外,也许是碟的制作质量不好,也许贾樟柯拍的就是一部DV片,画面质量显得有些粗糙,背景音混乱模糊。但不可否认,这个片子还是令我沉浸其中,有几个片刻,我甚至觉得我就是小武,腰有些弯,走路的时候肩膀有点斜,不拘言笑,内心的纯真时时压制着罪恶,渴望爱情,不擅长表达,固执任性,无由的伤感……影片结束时,在围观被拘捕的小武的行人中,我忽然发现一个青年身上穿着的那件夹克,1990年前后,我也曾穿过,真真切切,款式颜色一模一样,刹那间时光倒流,我成了影片中的旁观者,吊儿郎当地踩着自行车,凑近一些,再凑近一些,带着点幸灾乐祸的心情,好奇地看着小武。

有一次喝酒的时候,桌上一位朋友贬低过生活中贾樟柯的形象,于是我始终出于本能地排斥贾樟柯。但在看完《站台》和《小武》后,我却对这位素未谋面的导演起了景仰之心。小武在影片是个小偷,然而这个角色和曾经的我有许多的共性,所以我并不反感小武这个形象,反而有少许的怜悯与激赏。从第一次接触贾樟柯的电影,我就意识到电影中的情节包括一些细节甚至包括男主角的外貌,肯定和他有许多的共同之处,与其说贾樟柯在记录和讲述时代,不如说他在怀念和倾诉自己。导演是一部电影的灵魂,现在我基本认定,贾樟柯的电影是基于自己的生活经历出发的,《站台》和《小武》的男主角王宏伟与贾樟柯的长相有不少相似之处,这也与我的观点不谋而合。于是,小武,贾樟柯,我……我们共同地站到了时光的河流中,站到上个世纪90年代中国某个县城的街道上,那时的我们,痛苦,穷困,迷惘,而且幼稚,浪漫,单纯的可笑。

不会唱歌的小武和梅梅在被红色灯光笼罩的舞厅里僵硬地扭动着,我忘记了当时是什么音乐,只记得那音乐让我心碎,灯光打在小武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令人无比地绝望;从梅梅出租屋走出来的小武只身来到了空无一人的澡堂里,慢慢地将全身浸入滚热的水中,用尽力气唱起了那首梅梅最爱唱的歌,“我的思念,是不可触摸的网,我的思念不再是决堤的海,为什么总在,那些飘雨的日子,深深地把你想起……”镜头摇向高高的澡堂屋顶,小武失真的嗓音将他的苦闷和压抑全部迸发了出来。很难说小武和梅梅之间究竟是不是爱情,但这已经不重要了,在一个极其需要碰撞和燃烧的时代,爱情只是一根火柴头,容易点亮,也容易熄灭。

我一直认为,那个时代枯燥乏味的县城生活一定会诞生出伟大的作品,不管它是电影、小说、绘画还是别的什么艺术形式。县城生活所孕育的激情始终在过去的那段时光里酝酿着,在无数1970年代人的内心深处酝酿着,只是没有爆发出来而已。贾樟柯运用镜头、人物、场景、流行歌曲把那个时代做成了一个切片,形式主义的手法虽然没有做到淋漓尽致,但也足够让人钦佩的了。在中国导演要么挖掘什么民族文化,要么崇洋媚外玩什么意识流的时候,贾樟柯对刚刚过去不到20年的那段时光的记录,令人肃然起敬——如果我们老去,那段时光就会随之消声匿迹。

1991年,我17岁,刚辍学不久,每日在县城流浪。夜晚的时候,我经常会从口袋里拿出一元钱人民币点唱一首卡拉OK,唱完了就走。那时我觉得自己很酷,很神气。现在想起来,这一生,可能我再也不会像那时那样痛苦。散落在祖国各个角落里的小武们,大概,你们也会这么想吧。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