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中国当代改革的千年史意义

八、中国当代改革的千年史意义

如果从千年史的角度来看,近百年的中西文明碰撞,从文明结构上看,是多元竞争性文明与大一统的“安分敬制”性文明之间的碰撞,中国近代的挫折与失败,与后者的同质性、板块性结构,缺乏演进与适应能力有关。如果说,建国以后形成全能主义政治体制与经济上“统购统销,统分统配,统进统出”计划体制,把社会重新归位到一种集权控制程度更高的同质性、板板性的、以“单位所有制”的“分”为基础的组织结构里,从而使这一体制失去了微观竞争力与适应新环境的能力,那么,中国改革开放的意义就在于,在政治威权体制的推动下,由于激活了全能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社会内部的微观个体、地方与企业的竞争活力,这就使一种小规模、多元性、自主性与流动性相结合而形成的竞争性机制,在中华大地上得以蜕变演化出来。正是在这一意义上,中国改革开放的历史,具有千年历史上结构大转型的里程碑意义。

中国的改革开放之所以具有如此强大的生命力,就在于这一改革把社会成员、企业、社团共同体、省、县、乡镇、村与个体,从板块型的计划体制中分离了出来,使它们在市场经济领域与社会生活领域中,成为相对自主、相对多元的利益主体。市场经济激活了多元利益主体的主动性。原先的大一统的计划体制结构,分化为多元的、小规模的、竞争性的主体之间的关系结构。而小规模、多元性、竞争性、开放性的精神在中国社会经济生活中被移入,是中国的经济进步与社会文明进步的关键所在。

正如经济学家指出的,没有任何力量比竞争产生的能量更强大。没有任何竞争比像地方作为利益主体为增长进行的竞争那样,产生如此巨大的推动社会变迁与经济增长的力量。有经济学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已经事实上演变成“财政联邦主义结构”。巨大的经济体分解为众多独立决策的地方经济,创造出地方为经济增长而激烈竞争的局面。相对自主的地方政府之间的竞争,导致地方对基础设施的积极投资,导致有利于投资增长的政策环境的改善。尽管这种竞争存在着过度投资、重复建设、资源重复配置等消极现象,但地方间的竞争,却具有小规模、多元性、自主试错的特点,这就能从根本上减少了集中决策的失误,这些在各省、县、城镇、企业的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的竞争,也充满了“始而相忌,终于相成”,“相互砥砺,争雄并长”的故事。利益主体之间的贸易联系,也在这一竞争过程中不断加强,这又成为经济繁荣的决定性因素。中国将在这一改革历史进程中,最终告别自己的千年结构。并向一种新的文明蜕演。当然,这一文明肯定会具有自己的民族特色。

从这一大转型视角来思考问题,我们就不至于迷失大的历史方向。不会因为改革中出现的一些消极现象而手足无措。

笔者参加的上海学术研讨会上,一位美国“左派”老教授在会上所作的长篇演讲使作者颇为感慨。这位教授把明清时期中国“天下自我中心”的朝贡制度,说成是好的“第一次全球化”,具有“开放性,丰富多样性”,并以此与现在美国为中心的坏的“第二次全球化”相对照,而对闭关自守导致的中国近代以来的民族危机,却只字不提;他赞扬了改革以前的人民公社的大锅饭体制。这位美国左翼知识分子的演讲,使我想到一个世界性的文化现象,即西方批判性的知识分子,往往会通过不自觉地美化传统中国,即通过一种移情作用,把传统中国视为西方以外的另一个诗意的异邦,以此作为对西方社会文化进行批判的参照对象。事实上,传统中国只不过是这位美国教授的文化浪漫主义的心理投影,闭关自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天朝的朝贡制度,却变成了牧歌式的乌托邦。在这位美国教授眼里,鸦片战争以前的中国,几乎成为世界上美好的国度之一。而中国人又往往由于心理上的需要,一听到洋人对老祖宗的赞美,就会飘然起来,怡然接受这种对中国传统的诗化的解释。

事实上,这位教授最大的问题,是他完全忽视了结构比较对于文明研究问题的意义。正如本文所分析的,前资本主义欧洲,虽然表面上是分散的、小规模的共同体,然而这些小共同体所具有的发展潜力与结构优势,则是大一统的专制帝国望尘莫及的。此后,老大中国在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挑战中节节失败,实际上与其结构有关。这使人们会联想到近年来随着改革开放以后经济的增长与国力的上升,我们的报章上不断出现种种“我们老祖宗比你们强多了”的声音。一位学者在上海一家刊物上发表的文章,该文居然说,前资本主义的中国在鸦片战争前已经“超过美国”。这种用语之漫不经心,说明“好了伤,忘了痛”的文化健忘症,如何深深植根于我们民族的心态中。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历史的反思对于我们这个对自己文化从来就有着“审美定势”的民族,有着更为重要的意义。

注释

① 〔德〕柯武刚、史漫飞著,韩朝华译:《制度经济学:社会秩序与公共政策》,第十二章,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

② 朱彝尊:《经义考》卷一百二十《周礼一》引吕祖谦语录。

③《资政通鉴》卷十九,中华书局1975年版,第二册,第六三七页。

④ 顾炎武:《日知录》卷八。

⑤ “郡县论一”,《顾亭林诗文集》,中华书局1983年版,第12页。

⑥ 严复:《辟韩》,《严复集》第一册,中华书局1986年版,第36页。

⑦ 同上,《法意》,《严复集》第四册,第985页。

⑧⑨ 同上,《原富》,《严复集》第四册,第907页。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