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毛氏族 本崇佛(2)

文说,此庵为毛氏第四代祖毛鉴公所建。毛氏在湖南的始祖毛太华,是明洪武十三年(1380)从云南携长子清一、四子清四居湘乡县城北门外绯紫桥。十余年

毛泽东青少年时期韶山活动路线图示

后,清一、清四移至湘潭县七都七甲,即今韶山市韶山乡定居。传到第四代,清一之孙三人,即毛震、毛瑺、毛鉴,清四之孙一人,即毛深。四人后裔便构成韶山毛氏的四大房,震为大房,瑺为二房,鉴为三房,深为四房。如果以毛太华为整个韶山毛氏 大宗 始祖的话,那么上述四房则为 小宗 ,震、瑺、鉴、深则分别为四小宗的始祖。毛泽东一家便属于毛震公这个长房始祖之后裔,而创建仙女庵的毛鉴公,则系三房的始祖。

《仙女庵记》对于毛鉴公创建仙女庵及当时庵内外景况是这样介绍的:

吾祖鉴公,自前明隐居斯山,披荆斩棘,结一茅庵,以供如来。松间听月,石上观泉,四时花鸟,一尘不到。诚哉别有天地,非复人间矣。庵左有白石泉,古井前有飞来船,石后有四方竹,右有核桃古木。当庵一松,参天蔽日,古致盎然者,六朝松是也。官贵文人,登临不绝,唱和题咏,翰墨沉壁,古佛场直诗人打坐场也。胜境仙景,真有令人一步一回头,低徊不忍去者。噫!吾祖宗之遗泽,遥遥数百年,香火如新,后之孙子当世守于不替焉。

这段话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仙女庵从它创建开始,就是 以供如来 。如来正是佛的十号之一。据《韶山毛氏二修族谱》卷二所载《仙女庵图说》称,此庵 建于前明。剪茅结庵者,吾祖鉴公之辟构也。招僧奉佛,由来旧矣。 关于该庵的建筑结构及布局,《图说》是这样讲的: 庵中堂一龛,香火供奉三仙女遗像、如来诸佛,诸大菩萨左右两座,色相如生者,四六诸天二九罗汉也。 佛座后即招僧习禅之所 , 左阶进为僧舍卧云居、香积厨,空门受用 ; 右阶进为客堂,古书名画四壁,西厢琴数张,棋一局 。可见,仙女庵原来的建制还是比较宏敞的。因为此处原系毛鉴公隐居之所,又是建于仙女峰(韶峰)山腰,所以在供佛的同时,既供 三仙女遗像 ,又留有客房,以供文人学士、官绅贵介之登游流连。其二,此庵之修建者虽为三房始祖毛鉴公,但在清光绪七年(1881)编纂的《中湘韶山毛氏二修族谱》中,《仙女庵记》的落款则有 阖房公识 、 韶山主人著 的字样。所谓 阖房公识 ,是说对仙女庵中如来佛的崇拜是得到毛氏全族,即四房后裔共同承认的。如果没有这种共同的崇拜,就不可能 遥遥数百年,香火如新 。韶山毛氏将仙女庙视为 吾祖宗之遗泽 ,并且希望 后之孙子

韶山毛氏族谱中的仙女庵图韶山毛氏族谱中的慈悦庵图

当世守于不替 ,说明毛氏对佛教信奉是有历史传统的。据毛氏族谱所载《慈悦庵记》,慈悦庵的修建,是三房毛鉴公的后裔 旦斗九三公 。记云:

韶山结庵五,韶峰、白莲、仙女、寻源,其一则吾祖旦斗九三公所遗慈悦也。庵两晋,前晋供王爷圣像,双目露睛,一鞭电掣,屡著现身,诛奸灵报。拜瞻者心先震慑,有不敢仰逼焉。上晋奉弥勒、观音诸佛。而观音,著灵救世,名传九有,泽沛万民,膜拜纷纷,日夜不息,故庙祀之肥,驾四庵而独立。庵筑山之腰,登其地俯视,有万山罗伏,千峰揖拜之胜。佛灵耶?地灵耶?其有两相不朽者?庵前古柏二,苍翠错落,枝盘若龙,时有珍禽老鹤栖宿其上。庵左有白果树一,大数围,瘤垂若乳,软润细腻,花开五夜,人不得见。果熟时,遥望累累如黄金串络,拾取者动以石计。庵右白果树一,亦大数围,亭亭挺立,气象岩岩,不花不果。两树遥遥相对,每春深候,不风不雨,有柯交叶接,雌雄情洽之意,草木无知,灵意若此。庵后,危石嵯峨,交相磊落,苔钱斑绿,草带团青,令人攀萝跋蹬,把玩不尽。石际洞开八达,蟒蛇巨鼠出没其间,樵歌互答,牧笛横吹,偶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