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对现实的共同利益的认定,是建立两国健康关系的关键所在。随着1978年中国国内政治路线的转变和在经济领域实行改革开放,中美两国共同利益的基础,比以往更加明确了。既然“任何一个民族、一个国家,都需要学习别的民族、别的国家的长处”,那么中国就没有理由再关闭自己的国门;既然中国敞开了自己的国门,同样,它也就对世界敞开了一个巨大的具有吸引力的市场。互惠的现实利益,应该成为两国进一步发展正常关系的纽带。而中美两国健康发展的国家关系,不仅对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的安全和稳定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整个世界的稳定,也是不容忽视的力量。对两国说来,这同样是现实的。
随着苏联霸权主义的逐渐式微,中美两国在冷战时代形成的战略关系,也相应地发生着改变。中国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提出,同样是基于现实世界的深刻变动。尽管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外交政策的调整幅度很大,但它并没有变更现实主义的观念基础。正是在现实主义的考虑下,中国开始致力于同美国保持更常规的外交关系。同时,中国通过一系列外交活动,改善和发展了与周边国家的睦邻关系,加强了同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经济合作;在力争中美关系稳定发展的情况下,逐步使中苏关系也朝正常化方向前进;并继续发展同西方国家和东欧国家的政治经济关系。
不难看出,中国外交政策的这种变动,只能以现实主义为其基础。它是从如下几个原则出发的:第一,外交工作的主要任务,除一如既往地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社会主义制度之外,应是配合国家的经济建设和祖国统一大业的完成,并为此创造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第二,为了获得独立自主,就必须坚持真正的不结盟政策,从而在反对霸权主义的斗争中,既不丧失原则,又不为人所制。第三,在与世界各国的交往中,要根据世界的发展趋势和自身的利益要求来处理与不同类型国家的关系,不以意识形态划线,不再重复划分敌、我、友,团结一部分国家打击某个或某些国家的策略。
与此同时,在处理中国与世界的关系方面,现实主义的思想原则也在产生深远影响。其作用在于:第一,根据上世纪八十年代上半期国际形势的变化,特别是美苏关系趋于缓和,中国逐步放弃了以往关于大规模世界战争不可避免的观点;代之以和平与发展的主题。第二,中国承认,现存世界是多样化的,各国在政治制度、历史文化背景、宗教信仰和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存在着不同;中国认为,多样化世界的各个组成部分有矛盾斗争一面,也还有互相依赖的一面;国家之间特别是大国之间,在处理一系列国际问题时存在着共同利益,需要进行合作,也可以进行合作。
这些新认识表明,中国通过改革,使自己在处理同外部世界的关系上,更加现实化了。中国外交的目标,是为国家的现代化服务,而不是谋求解决复杂的国家间价值观问题、社会制度问题。这使得过去复杂的外交关系变得简单起来。它为中国同任何国家打交道奠定了可行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