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们公认,勃列日涅夫时期是战后世界军备竞赛最激烈的时期,同时也是世界政治形势最动荡和安全形势最不稳定的时期之一。然而,根据今天人们掌握的材料,美国和欧洲当时并没有武力进犯苏联的计划,对苏联说来,战争没有迫在眉睫。甚至,由于美国深陷越战之中,在与苏对抗的格局中,它还明显处于守势。那么,对苏联领导集团说来,外部压力是真实的还是空幻的?不断升级的军备竞赛到底是被“强加”于苏联头上,还是苏联本身就是军备竞赛的发起者?在付出极大政治和社会代价后,苏联并没有从军备竞赛和争夺中获得好处。那么,苏联的这种做法到底出于什么动机呢?毋庸说,除去战争狂人和丧失理智的疯子,任何执政者都会本能地把内政建设和人民福利放在首位。战备和增加军力只能服从于这个首要任务。那么,苏共领导人为什么如此轻率地违背了这个简单的道理呢?
历史的构成是复杂的。而要说明复杂的历史过程,我们的思维也不能是“直线性”的。在冷战结束十余年的今天,人们至少应该捕捉到以下几个动因,来解释苏联政策思想的罅漏。
二、外部压力确实存在,但怎样评估这些压力,是否一定进入冷战“怪圈”,是可以反思的
1947年之后,随着战时同盟的解体,美苏对立的关系开始显露出来。1947年2月出现的凯南报告,建议将“遏止”苏联作为美国的基本政策;3月5日丘吉尔的富尔敦讲话,则揭开了冷战序幕;同年初马歇尔计划和杜鲁门主义的出台,意在使衰弱的欧洲强大起来,以对抗社会主义的苏联。而1950年爆发的朝鲜战争,更使冷战变成了局部热战。
无疑,美国和欧洲资本主义势力在战后对苏联施加的政治、军事压力是巨大的。因而,期待苏联不作出激烈反应几乎不可想像。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产生,中国同苏联建立军事同盟,并进行抗美援朝战争,可以看作是社会主义一方对西方冷战姿态针锋相对的回应。只是在今天,睿智的历史学家们才认识到,冷战实际上是一场意识形态战争,而不是纯粹军事意义的或怀有经济目的的战争。冷战的实质,并非是要通过一场世界性的大战,去消灭对手或攻占其领土,而是一种政治意识形态的对峙,并通过这种对峙,达到瓦解敌手、压制对手直到促其演变的目的。这也就是为什么冷战曾如此激烈,但终究没有引发真正大规模军事冲突的原因。
但是在冷战初起的年代,卷入各方很难坦然面对冷战与热战夹杂在一起的复杂局面。人们往往要根据事态变化作出紧急反应。特别是随着武器制造的发展,尤其是核武器及其运载工具的升级,使形势更加具有爆炸性了。斯大林晚年关于不同制度国家可以和平共处,关于应该尊重人民选择和赞同不同的制度,关于资本主义国家内部争夺市场的矛盾大于两个阵营之间的矛盾的观点,最终没有成为人们行动的指南。强大的“意识形态战争”的喧嚣,遮蔽了人们对现实的认识。
那么所谓的世界现实到底是什么呢?以今天的认识我们可以肯定地说,应该是两种主要社会制度的长期并存。事实证明,社会主义制度曾经是占世界将近三分之一以上人口的理性选择。这些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人们,是从自己民族的历史以及长期为自身解放和独立的奋斗中,认同了社会主义制度的。马克思列宁主义为这种选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依据。尽管社会主义制度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还需要通过改革和创新去推进它的进步,但不可否认的一点是,作为科学发现和亿万人民实践的社会主义,是具有强大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