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以1945年6月《柏林宣言》发表起算,东部德国的总人口为1664.1万。即使计入以后的人口增长,在16年多一点的时间里,有近五分之一的人口跑掉了,而且跑掉的都是社会劳动力的主要承担者,这对民主德国政府和共产党说来,无论如何不是小问题。如何阻止这个移民潮,可能最好的办法就是设立屏障了。以后有人说,如果SED(德国统一社会主义党)和民德政府当时采用比较缓和的措施,比如加强过境检查等,而不采取建墙的办法,可能会造成小得多的矛盾和影响。但这种事后假设虽有道理,却象书生论兵,好听而不济事。面对汹涌的外逃浪潮,SED中央甚至华沙条约国和赫鲁晓夫本人,如不采取措施果断封闭边境,几乎别无选择。
但是,如果说SED和民德政府在建立柏林墙之前,没有意识到大力发展社会生产、逐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解决人口外流的釜底抽薪之策,那也显得思维简单。自1949年10月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立以来,共产党和政府先后实施了“两年计划”和“五年计划”等大规模的建设运动。当时,由于严重的战争创伤,共产党和政府号召人民优先发展国家强大最需要的机器制造、钢铁、电力、煤炭等工业门类。为此,共产党提出了社会性动员口号:“只有生产好,才能生活好”。
德国工人阶级是世界上最早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力量。东德工人阶级也有很高的觉悟。他们为增加生产,曾发动苏联三十年代那样的斯达汉诺夫生产竞赛运动,实现了很高的劳动生产率。根据统计材料,民主德国在1957年曾经创造了工业生产8%的高增长率。1958年的上半年,这个增长率更是达到了12%。在整个社会主义阵营里,民主德国始终是经济发展最快和基础最稳固的国家。赫鲁晓夫坚持认为,民主德国面对西方,应该成为社会主义的一个“橱窗”。
然而,民主德国的社会经济生活,也存在着相当严重的问题。首先是人民生活消费品的供应不足。多年的战火不仅消耗了德国绝大部分经济资源,而且使生产设施几乎完全被毁。战争结束后,不仅在东部德国,实际整个德国都是民生凋敝。人们无衣以御寒,无食以果腹。当时,东、西德都不得不实行基本生活品的配给制度。
而在这时,有两件事情对东、西部状况产生了重大影响。一是从1947年开始,美国宣布实行“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它将大量资金和物资注入到西欧,当然也包括西部德国。二是苏联要求的100亿美元战争赔款,因西方盟国的抵制,绝大部分只能从东部德国获取。苏军在东部占领区拆运大量机器设备运回苏联,使原本已经百孔千疮的东部生产设施,遭到更大的损害。位于德累斯顿的德国著名照相机蔡斯·依康工厂,也是在这时作为赔偿而被运到苏联的。
在民主德国成立之前,德共和苏联军事管制当局曾努力寻找措施,以稳定东部德国人民的生活供应。例如1947年10月9日由苏联军事管制委员会发布的234号命令,就采用了苏联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做法,对工作在生产第一线如冶金、机械、煤炭和电力部门的工人,实行保障性的食品供应。民主德国成立后,政府继续千方百计地扩大供给,解决民生问题。如提供低价配给的生活必需品,并同时设立高价非配给商店,以扩大供应,回笼货币,打击黑市。一度,西部德国人大量跑到东部,在非配给商店购买物品,再回到西部倒卖。
经过努力,民主德国人民议会于1958年5月宣布取消生活必需品的配给制;7月,德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了一个雄心勃勃的社会进步计划,名为“主要经济任务”(MAIN ECONOMIC TASK),宣布到1961至1962年在人均食品和最重要的工业消费品方面超过西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