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在南海争议中的处境颇似《伊索寓言》中的“农夫”(2)

关于南沙问题,中国政府对于邻国的侵占行径曾多次提出强烈抗议,并从维护地区和世界和平、考虑长远友谊的角度出发,希望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南沙问题,提出了“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的解决方法。应当说“搁置争议,共同开发”确实是中国在处理国际争端中的大度而友善的举措,是中华民族传统道德观念在当今国际社会活动中的具体体现。但是,事实就好像是《伊索寓言》中“农夫和蛇”的故事一样,怜惜恶人的农夫最终受到的是恶报。

换一个角度想一想,如果中国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那些欺软怕硬的邻国敢有如此猖狂的行为吗?今天听说某个国家抢占了某个国家的领土,明天听说某个国家侵犯了某个国家的海洋主权和权益,怎么从来没有听说哪个国家抢占了美国的领土、侵犯了美国的海洋权益呢?我们所说的“搁置争议,共同开发”,听起来不错,但仔细琢磨不难发现,这一原则怎么有些像是自己兜儿里的钱叫小偷“开发”去了,我们把小偷抓到了,然后拍拍小偷的肩膀说:“不差钱,有钱大家一块花”!这是一种仁慈还是无能呢?

不能否认,在国家主权和权益问题上妥协和退让有时是必要的,但这种妥协和退让往往是有好心而无好报!从实践看,中国的良好愿望和友善行为并没有促使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回报,反而,一些国家还加大了对南海侵占和对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步伐。倒是1988年3月,中国海军奋力反击越南在南海的挑衅,并进驻了永署礁等6个岛礁,使得越南人一点“没脾气”!1995年3月,中国毅然在美济礁建筑了渔船避风设施,5月中旬菲律宾国防部要组织38名各国记者到我美济礁采访,中国海军以军舰予以坚决拦截,菲律宾也“没脾气”!实践证明,来自海上的挑战,只能用实实在在的海上实力来解决。“好说好商量”除了自己吃亏,不解决任何问题。

●美国海军频繁出现在中国沿海附近让中国一点儿没脾气

世纪之交的撞机事件,让国人首次知道远在太平洋彼岸的美国人经常开着飞机到中国沿海来“观光”,2009年的“无瑕”号事件让国人知道美国人的舰船也常常到中国的经济专属区“作业”。其实,这对于美国来说都是家常便饭。

1991年5月,美国一艘航空母舰在海湾战争结束后,跑到香港进行休整,尔后,在南中国海北部水域进行了一次空中演习。同是这一年的9月24日,美国太平洋司令部司令查尔斯?R?拉森上将对记者说:美国还将留在亚太地区,我很欣赏关于“南中国海可能成为新的冲突爆发点”的观点,当然还有斯普拉特利群岛(作者注:即中国的南沙群岛),我们将同这些国家一起,力争用政治、军事、经济和外交手段解决存在的问题。1996年中国军队在东南沿海方向举行军事演习,美国即向台海附近方向派出了包括17艘战舰、150架飞机和200多枚巡航导弹在内的两个航母战斗群。如此庞大的海上“兵力投送”,名曰“防止不测”,实际上是对中国的公然蔑视。

按照拉森上将的逻辑,中国海军舰艇编队出访美洲四国时,可以不可以在夏威夷搞一次防空或者攻潜演习呢?如果中国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一个太平洋舰队司令敢如此嚣张地谈论在中国南海用“军事”手段解决问题吗?按照美国人的做法,如果美国人在旧金山、洛杉矶以西海面或者在夏威夷海域举行军事演习,中国兵临附近“以防不测”,美国人又作何感想呢?

有消息报道,1996年中国在台海方向进行军事演习时,正值美国海军舰队开赴台海途中之际,美国的一家报纸发表了一篇有关中国核潜艇不知去向的文章。这一消息,着实把美国人吓了一跳,命令其舰队暂停前进。这则消息不管其可靠程度如何,但它提供了一个十分重要的信息:几艘核潜艇的去向不明就使美国军舰怯步不前,那么,如果中国拥有强大的海上力量美国人还敢明目张胆地跑到中国海上“以防不测”吗?

上述一连串的事件,一方面反映了美国以实力为基础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本质,及日本、南海周围有关国家对中国的领海要求和其海洋战略走向;一方面,也着着实实地反映出中国在海洋力量上的势不如人,遇事欲争而力不从心,忍、妥协甚至牺牲一定的自身利益也就在所难免了。

失败是成功之母。因此,有人说“如果打一仗,打一场败仗,打一场惨痛的败仗,或许中国人会再次从沉睡中醒来”。这话虽然不中听,但它多少反映了一种忧患意识和忧国之心。中华民族已经是一个成熟的民族,新中国也是一个成熟的国家。成熟的民族、成熟的国家,应当更多地用理智的思考来认识和处理未来的问题,而不应当总是处在“失败——总结教训——走向成功,再失败——再总结教训——再走向成功”的低水平徘徊状态。但愿中国不要再现鸦片战争、马尾之战、甲午海战那样的悲剧!([EXC])

下一章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