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

生平介绍

庄子(约前369年—前286年)名周,战国时宋国蒙(今河南商丘县东北)人。庄子一生都是在贫穷的生活中度过的,有时连饭也吃不上,只好去借贷。据《庄子·外物》记载:“庄周家贫,故往贷粟于监河侯。”庄子一生没有做过什么大官,仅在较短的时间内做过“漆园吏”。他一生佯狂不羁,轻视名利。根据《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记载:“楚威王闻庄周贤,使厚币迎之,许以为相。”庄周笑谓楚使者曰:“千金,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太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子亟去,无污我。我宁游戏污渎之中自快,无为有国者所羁,终身不仕,以快吾志焉。”由此可见庄子的生活态度。

庄子著有《庄子》一书。据《汉书·艺文志》记载,《庄子》一书有篇。今传《庄子》有33篇,一般认为,其中内篇7篇为庄子自著;外篇篇,杂篇11篇,则杂有他的门人及道家后学的作品。

教育思想

庄子的教育思想与他的哲学思想是同一体系,他的教学活动,实际是在宣传自己的哲学思想。庄子继承发展了老子的哲学思想,中国自古以来以“老庄”并称。老子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事物存在和变化的最普遍的原则,有物质实体和其内部规律这两个方面的意义。庄子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将它加以发挥,形成有庄子自己特点的认识。庄子承认“道”的存在,认为“道”是超越时空的无限本体,它生于天地万物之中,而又无所不包,无所不在。这一点很像当今人们对宇宙运动规律的认识———永恒的运动。

庄子向人们宣传他的思想,对弟子们施加教育,常用的手法是向人们讲述“去知”。他在《齐物论》里讲:“六合之外,圣人存而不论;六合之内,圣人论而不议。春秋经也先王之志,圣人论而不辩。”庄子的这些话,是要人们“去知”的,在人们接受他的“去知”的思想时便达到了庄子的一切顺应自然,不故意求知,一切止于人们的所不知的思想观点。

庄子从老子的“有”和“无”的观点出发,提出了“齐物论”。他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是没有分别的。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故为是举莛与楹,厉与西施……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他在《德充符》里说:“自异者视之,胆肝楚越也;自其同者视之,万物皆一也。”庄子在那个时代,能够深刻地认识到认识的对象是相对的,这是十分可贵的。但是他过分地否定事物的本质区别,把两种对立的事物完全等同起来也是不可取的。教育方法

庄子在教学活动中主要采用以下几种方式进行:

善于举例。庄子在宣教自己的思想时,不时地提出一些“楷模”,供人们效法,例如在《庄子》一书的第一篇《逍遥游》中,庄子就讲了一个神人:“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肌肤若冰雪,绰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引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疬而年熟。……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不热。是其尘垢秕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这是庄子树立的一个“无己”的楷模,是一个完全顺应于自然的典范。有趣的是在庄子所树立的楷模中多是些形体残缺的人。关于“德”的标准,有其独特的含义。它不同于孔子的“仁”,也不同于孟子的“仁义”。庄子的“德”讲的是“任其自得”。庄子树立的德者的典型都是“不知其所以得”,善在自得,清静无为,终其天年的人。

启发式教学原则。《庄子》一书中有不少假托的人物对话,这些人物多是古先圣哲和当时名人,随着庄子的启发诱导,人们便与其进行对比,反省错误,逐渐明白庄子所讲的那些近乎“玄而又玄”的道理。用今天教育学的观点去看那些假托人物的谈话方法,确是地地道道的启发式。

生动新奇的比喻。庄子在讲授自己的观点时,善作新奇而又准确的比喻。庄子是设喻的高手,遇到十分抽象的问题,例如“天籁”、“大音希声”、“忘我”等,无一不是通过新奇的比喻,抓住平常事与其所讲道理的相似点来使别人理解的。

主张“心斋”、“坐忘”得“道”。庄子在学习方法上,有着独到的见解。庄子认为,要想获得“道”,在精神上达到与“道”合一的境界,必须通过“心斋”和“坐忘”的方法来实现。庄子在《人间世》中说:“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志,而听之以气。听止于耳,心止于符。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唯道集虚,虚也者,心斋也。”庄子在《大宗师》中还说:“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道,此谓坐忘。”庄子要求人们在得“道”时应虚心静养,不思不虑,甚至要做到忘记自己的存在,抛弃一切知识的混沌状态。这种方法有一定的合理性。学习应专心致志,去除一切杂念,但学习知识仅靠专心还是很不够的。庄子的方法较之儒家的学、思、行的学习方法有着明显的不足。

读书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