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平介绍
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姓李,名耳,字伯阳,春秋楚国苦县 (今河南鹿邑东)人。生卒年不详,约与孔丘同时。做过周朝掌管图书的小吏。传说孔丘曾向他问过礼。世传《老子》有五千言(有不同的版本,多者五千余字,少者不足五千字),成于战国时期,保存了老子的思想。老子宣扬唯心主义世界观和倒退的社会历史观,全盘否定文化教育的价值。
教育思想
老子教育思想的主要论点是:
一、文化堕落论
老子以“道”为本体。“道”与“无”同义,是“先天地生”的精神实体,不具有任何规定性。“道”作为宇宙万物的普遍法则是“无为”,即顺乎自然。“无为”的对立物是“有为”,即人为的创作。老子认为,人类创造的文化,包括道德、法令以及一切智慧的表现,都是与“道”背离的,文化的产生和发展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标志。他说:“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合,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失礼者,忠信之薄而乱之首也。”
“法令滋章,道贼多有。”这就是说,“大道”之世,自然无为,人们和谐相处,不需要有道德约束,也不知道德为何物。及至“无为”法则被破坏,才有圣者、智者出来,制定道德规范,传授知识,进行教化,于是产生了是非、善恶等观念,毁誉褒贬、争名逐利的现象跟着而来。道德不足以约束,又制定法令,结果引起更多的纷争和更大的混乱。老子认为这就是人类社会堕落的轨迹。教育以传授文化为任务,因此被看做是促使人类堕落的工具。
二、人性 “复归”论
老子从道的虚无性推衍出人的本性是“无知无欲”、素朴无私的,认为从“无知无欲”到有知有欲,即从“无私”到有私,乃是对人类本性的背叛,教育则加速了这种背叛的趋势。于是老子提出人性的“复归”并以此作为拯救社会的理想,幻想人们回到婴儿般的天真,对一切都漠然、无动于衷。他认为:这样,既没有任何作为,也就没有任何争端,人人“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就都会感到自我满足了。
三、“绝圣弃智”论
老子认为,人性“复归”的途径是“绝圣弃智”,即毁灭文化,取消教育。他说“为学”与“为道”的方向途径正相反,“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意思是“为学”是追求知识,要求知道更多的东西,学到更多的技能。“为道”是回到“无知无欲”,要求把知道的东西忘掉,把学到的技能抛弃,而且要忘得干净,抛弃得彻底,“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老子认为,无知就是全知,有知就是错误。他说:“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善者不辩,辩者不善”。真善、真知是不能用语言解说的,凡是用语言解说的东西,都是对真善、真知的损害。所以他认为教育只是把人引向错误。他根本否定教育的作用,故主张“绝学”。如果说他也赞成有某种教育,那就是“行不言之教”。他说:“不言之教,无为之益,天下希及之。”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老子主张消灭文化教育,其阶级倾向是很明显的。他说:“古之善为道者,非以明民,将以愚之。民之难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国,国之贼;不以智治国,国之福。”老子作为失败了的奴隶主阶级的代言人,认为人民之所以敢于起来反抗,是因为“智多”,而有效的统治方法,莫如施行愚民政策。
教育方法
老子从“无为”的教育目的出发,为贯彻其“贵柔”、“不争”、“知足”的教育内容,他提出了“致虚守静”的教学原则和“绝学弃智”、“闭目塞听”的教育方法。
老子认为人的私欲是由人的感官对外界事物的感觉而引起的内心冲动。
指出物欲文明生活会使人寻求官能的刺激,流逸奔竞,淫佚放荡,使人心灵激扰不安,而不能致虚守静。因此他认为正常人的生活应是为“腹”不为“目”,务内而不逐外,但求安饱,而不求纵情于声色之娱的一种淳朴的生活。老子唤醒人们要摒弃外界物欲生活的诱惑,持守内心的安足,确保固有的天真,即要“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勤”。
老子不重外在经验知识而只重内在的自省。他认为,人的心智活动如果向外驰求,会使思虑纷杂、精神离乱。因而,他推崇“不出户,知天下;不窥牖,见天道”,“不行而知,不见而明,不为而成”的圣人。他主张“绝学弃智”。这里所谓的“绝学”是指仁义礼法之学,“弃智”弃的是使人产生巧诈的心智,进而才能达到“绝学无忧”。由此可见,老子的“绝学弃智”并非抛弃一切知识、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