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集中投资:抓到好牌下大注(4)

不要试图去分散投资风险多元化是针对无知的一种保护。对于那些知道他们正在做什么的人来说,多元化毫无意义。

——沃伦· 巴菲特巴菲特的独门匠法20 世纪80 年代,很多投资者都曾沉迷于一个名为“投资组合保险”

的投资策略。这个投资策略是将投资组合的项目永远在高风险资产和低风险资产之间保持平衡,以确保收益不会低于某一个预定的最低标准。当投资者所持有的投资组合价值减少的时候,就是因为把资金从高风险的资产(股票)转移到了低风险的资产(债券或现金)。相反,在所持有的投资组合价值上涨的时候,则是因为将资金从风险较低的资产转移到了较高风险的资产。因为要在个别有价证券间转移数以百万计的大量资金并不容易,所以投资者转而以股票指数期货作为保障他们投资有价证券的方法。

巴菲特对这种分散风险的做法非常反感。他指出,当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时,那才是最大的风险。对于一个理性的投资者而言,选择那些优秀的企业,舍弃那些不良的企业几乎就是一件顺理成章的事,又何必这样翻来复去地折腾,毫无自信与主见?

为了避免大家被“分散投资风险”的谬误误导,巴菲特引导投资者应该了解这样一个思考模式:一个农场主在买进农场之后,因为发现附近农田的价格下跌,于是又卖掉土地。这就如同一个投资者仅仅因为最近的一个成交下跌而出售他的股票,或因上一个成交价上扬而买进股票。试想,即使购下了整个股市里所有公司的股票,也不能逃出“股灾”的冲击,难道买下几百种股票就能做得到吗?

巴菲特总结说:“分散化是保护无知的挡箭牌。如果你想要确定,相对于市场,不会有任何不利的事情发生在你身上,你就应该拥有市场上所有的股票,这并没有错。对那些不知道如何分析公司的人来说,这种方法完全正确。”

投资者须知集中投资的策略基于集中调研、集中决策,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决策次数多的成功率自然比投资决策少的要低,就好像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家庭里的子女所受的照顾多一些,长得也壮一些一样。

集中投资的目的是寻求高于平均水平的回报。巴菲特在其投资生涯的几十年中,正是坚守集中投资原则,从而持续战胜市场,获取了高于市场平均水平的丰厚回报。

在《完全图解巴菲特投资攻略》一书中,作者吕云峰总结道:“以伯克希尔公司1988 ~ 1997 年10 年间的主要股票投资情况为例,可以得出一个结论:集中投资比分散投资的收益更高。1988 ~ 1997 年,伯克希尔公司主要股票投资的平均年收益率为29.4%。如果巴菲特没有将大部分资金集中在可口可乐等几只股票上,而是将资金平均分配在所持有的每只股票上,那么同等加权平均收益率将为27.0%。如果是采用更加广泛的分散投资,收益率更低。”

由此可见,集中投资策略正是巴菲特几十年来持续以很大的优势战胜市场的主要原因。巴菲特集中投资的策略对普通的投资者仍然有很大的借鉴意义,虽然直接上门了解一家企业比较困难,或许还不受企业的欢迎,但作为投资人,起码应在购买一家股票之前,对企业的经营状况应有所了解。巴菲特之所以对集中投资特别有信心,是因为他在做出投资决策前,总是花上数个月、一年甚至几年的时间去考虑投资的合理性,他会长时间地翻看和跟踪投资对象的财务报表和有关资料。对于一些复杂的难以弄明白的公司,他总是避而远之。只有在透彻了解所有细节后,巴菲特才做出投资决定。

股市投资,究竟应把鸡蛋集中放在一个篮子内,还是分散放在多个篮子内?这种争论从来就没停止过,也不会停止。但这不过是两种不同的投资策略。从成本的角度来看,集中看管一个篮子总比看管多个篮子要容易,成本更低,问题的关键只在于投资者能否看管住唯一的一个篮子。

让我们对比一下分散化和集中投资策略的不同:分散化投资策略包括100 只不同股票;集中化投资策略只有5 只股票。如果分散化组合中某只股票的价格上涨了一倍,整个组合的价值只上涨1%。但集中化组合中的同一只上涨的股票却将投资者的净资产提高了20%。

如果分散化组合的投资者要实现这样的目标,他的组合中必须有20只股票价格翻倍,或者其中的一只上涨2000%。现在,找出一只价值可能翻倍的股票和找出20 只价格可能翻倍的股票,哪个更容易些?答案自是不言而喻。

巴菲特的成功启迪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也许我们分散投资的目的是为了分散风险,但是在分散风险的同时也会分散了收益。可见,分散投资是一把双刃剑。

投资者们需记住一点,分散化投资如果持股过于复杂,失败的可能性将增加。同时也要认识到,为了获取更大的收益而进行集中投资,这样的做法无可厚非,一旦投入对象选择错了,损失的严重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希望投资者们慎而为之。

读书导航